久拖不治,小“痔”可能会拖成大“治”

常言道,十人九痔。有些人认为痔疮就是个小毛病,不必在意,或自己随便上点药就行了,但他们没有想到,可能会因此“拖”出危险。

前不久,37岁患者小黄出现便后肛门喷射样滴血,持续了半个月,还出现头晕、乏力、心悸等。而在这之前,更有着长达2年多的间歇解血便症状。

于是,小黄前往市中医院肛肠科就诊。肛肠科医生对其检查后发现,其体内血红蛋白量仅为36g/L,远远低于正常数值的130至175g/L,属于重度失血性贫血。

随后,经过一系列检查发现,原来小黄常年便血而未足够重视,任其发展,最后由于失血过多造成休克,不得不输血输液抢救,以纠正休克症状。弄清病因后,小黄接受了手术治疗。

市中医院肛肠科医生提醒,很多人对痔疮的危害性了解不够,平时生活方式不注意,又羞于去医院,久而久之,小“痔”可能就会拖成大“治”。

医生介绍,痔疮主要是因为肛垫突出,而肛门附近又存在较多的血管,所以有出血现象是很常见的。痔疮之所以会导致贫血,是因为痔疮以便血和脱出为主要症状,大便时反复多次出血,会使体内丢失大量的铁元素。长期便血引起失血性贫血,这正是痔疮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有些人认为,‘痔疮出血没什么事,用点药就好了’,这是错误的。”医生表示,痔疮出血也分情况,有的是便后手纸上染血,有的是排便过程中的滴血,还有就是喷射状出血。其中,喷射状出血情况下,马桶壁上会溅得到处都是血。这不是由于痔疮表面糜烂的毛细血管出血,而是动脉血管破裂出血,因为压力大,所以药物一般没有效果。可以说,不管是多强壮的硬汉,这样便后射血一段时间,会导致重度贫血,需要尽快送院治疗。如果不及时到医院治疗,很快就会出现贫血,并且是很严重的贫血。

不过,痔疮不是完全“背锅”。

医生介绍,肛管直肠有多种不同疾病会表现为同一症状,比如大肠息肉、肛裂、溃疡性肠炎、直肠炎、结肠炎、克罗恩病、大肠憩室、肠套叠,甚至是直肠癌,会有相同的症状,如肛门出血。然而,当发生肛门出血时,很多人都把它归罪于痔疮。

“在东莞地区,不少老人常年便血,误以为是痔疮,没有重视,等症状愈发严重后前往医院检查,才发现是直肠癌导致的出血。”医生表示,由于没有重视、不清楚真实病情,使得直肠癌得以发展,直至发生了明显梗阻症才被确诊,但此时已耽误了直肠癌的最佳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