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缓”“返”“降”,东莞企业预计可减负超40亿元

3月31日,东莞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副秘书长翟现春,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罗小勇,市人社局副局长林永强,市国资委副主任徐险峰,市商务局四级调研员黄伟强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何碧怡主持。

发布会重点介绍了我市即将公开发布的《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促进市场主体和困难行业纾困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纾困二十七条”)主要内容。

针对稳岗就业方面有哪些扶持措施的问题,林永强从减轻企业负担和保障企业用工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

“通过社保‘缓’‘返’‘降’等方式,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林永强说。

“缓”就是对全市餐饮、零售、旅游企业申请阶段性缓缴失业保险费和工伤保险费的,可按规定予以缓缴,期限不超过1年,免收滞纳金,不影响个人社保权益,预计缓解资金压力1.44亿元;对全市中高风险地区及封闭封控地区内的用人单位未能按时办理养老、失业、工伤参保缴费业务的,经申请后,可以在调整为非中高风险地区或解除封控管控的次月起3个月内依规申请缓缴,免收滞纳金,不影响个人社保权益。

“返”就是对采取有效措施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大型企业按上年度企业和职工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30%返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从60%最高提至90%,预计惠及企业超17.2万家,返还资金超3.64亿元。

“降”就是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并同步实施浮动费率,预计两项合计可为全市企业减负39.27亿元。

将再举办12场以上云聘会

林永强表示,在企业用工方面,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开展“春风令”用工服务保障行动,为企业解决刚性用工需求13.25万人。围绕数字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产业急需人才,举办2022东莞“名企名校行”招才引智云聘会,参与求职人才超过1.3万人。开展36场线上“春风行动”专场招聘活动,为企业发布19.77万个岗位需求,超过16万人次投递简历。

林永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完善“就莞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线上,推广使用“就莞用”码,建立健全“一天落实联系、两天落实对接、持续有效服务、实现效果销号”的及时响应机制;再举办12场以上云聘会。线下,在全市建设镇、村两级“就莞用”广场,为企业、求职者提供现场招聘、求职登记等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