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道滘镇人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正式发布。计划提出,道滘将实施人才强镇战略,吹响“是人才、进莞来、到滘来”的引才号角,引进、培养、用好人才。到2024年底,道滘要基本形成产业、城市与人才共生共荣的全新生态。
实施领航人才引进计划
完善道滘镇领航人才引进相关奖励办法,在充分贯彻落实市专项扶持政策和资金奖补的基础上,每年设立2000万元“新时代领航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用于高水平人才引进。加大资助配套,按照企业投资、税收贡献或所在科研团队的技术引领影响,以“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资助。
实施新时代创新人才引进计划
加快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按照市有关政策对新引进的硕士、中级职称、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一级/高级技师人才给予最高6万元综合补贴,博士、副高级职称人才给予最高20万元综合补贴,正高级职称人才给予最高30万元综合补贴。激励企业发挥人才引进的主体作用,加大对企业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扶持力度,按照市镇有关政策给予用人单位一定的引才奖励和柔性引才补贴。
实施大学毕业生“引凤归巢”计划
贯彻落实“创梦东莞”计划,对新引进的本科学历人才给予最高1万元补贴,初级职称、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二级/技师人才等其他层次人才按照市镇政策给予相应补贴。鼓励道滘户籍大学生初次就业选择道滘,在市有关政策的基础上制定相关奖励办法,对符合条件的道滘籍大学毕业生给予额外补贴。定期组织开展大学毕业生“毕业季·看道滘”系列活动,建立户籍大学毕业生信息库,对大学毕业生去向进行跟踪,将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纳入村(社区)储备干部人才库,并给予重点关注和扶持。
实施“实习直通车”计划
积极探索与省内大专院校、职业技校等联合开展在校学生实习(实训)计划,在我镇重点行业企业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三年累计吸引不少于600名学生到我镇企业实习实践。贯彻落实东莞市“莞训”计划,并结合道滘镇产业发展实际和用人需求,对来莞见习、实习、实训的学生发放最少1000元/人/月、最高2000元/人/月见习补贴。不定期组织在道滘实习(实训)的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推介、优秀实习(实训)生回校宣讲等活动,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道滘,吸引更多学生坐上开往道滘的“直通车”,将毕业后的第一站选在道滘。
实施“道滘功匠”培养计划
加强对“留得住、干得久、出成绩”的人才扶持和激励,开展“道滘功匠”系列评选活动,每年从扎根道滘本土企业的优秀人才中选树一批优秀案例,对获得“功匠”荣誉的人才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物质奖励,树立“功匠”典型,进一步营造重视人才、留住人才的氛围。
实施“人才苗圃”试点计划
发挥企业人才培养主体作用,在我镇重点企业试点建设“人才苗圃”,并将其打造成人才培养园地。建立人才工作奖励机制,每年召开1次全镇人才工作大会,开展人才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对人才引育数量和质量达到一定要求的“人才苗圃”企业进行表彰。每年评选出一定数量的人才培养优秀企业和人才培养先进导师,激发企业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实施企业家“凌云计划”
常态化开展企业家沙龙、优秀企业家论坛、青年企业家培训,培养企业家精神。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推动培育更多的“创二代”“科二代”。开展“道滘镇优秀企业家”评选活动,把企业家对人才的招引培育情况作为评选的重要指标。
实施存量人才提升计划
贯彻落实“莞能提升”计划,按照市有关政策,对在我镇工作期间取得本科以上学历、初级以上职称、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二级/技师以上职业等级的东莞户籍人才,最高给予5万元/人能力提升培养扶持补贴。同时,在落实市有关政策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对在我镇企业工作一定年限,取得硕士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一级/高级技师(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一级/高级技师)的高层次非户籍人才,给予一定的人才培养扶持补贴。鼓励企业动员在职员工进修提升,把在职员工学历和技能提升的情况作为优秀企业家、人才培养优秀企业、人才培养先进导师等评选的重要指标。
实施技能人才培养计划
持续开展“项目制”技能培训,开展校企双制、工学一体培育模式,全力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学习型工厂等产教融合培养方式。积极推动企业全面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按照市有关政策,对成功备案并开展认定的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一次性补贴。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技能人才培训工程,推进多元化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推动行业企业建立技能大师工作站、技能工作室等技能人才培育载体。提升技能人才社会地位,积极开展技能生态宣传,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打造“技术进步、员工成长、产业集聚”的“道滘技谷”。
实施社会事业人才荟萃计划
贯彻落实市重点领域领军人才引育计划,引进名优校长、名师名家、教研人才等基础教育人才,符合条件的按照市有关政策给予最高200万元生活补贴。实施“东莞名医”、医学领军人才、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等人才引进培养项目,符合条件的按照市有关政策分别给予80万元、50万元和15万元项目资助。建设高素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全面推进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培育一批“乡贤”人才、社会组织骨干人才、村(社区)服务骨干人才,切实提升我镇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知识、服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加强新时代文化体育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擦亮道滘“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游泳之乡”“中国特色食品名镇”品牌,加强青年文艺人才选树培育,符合条件的按照市有关政策给予最高20万元项目资助。
实施党政人才赋能计划
建立“镇领导—‘两委’干部”“一对一”结对培养机制,落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年度轮训制度,开设书记讲堂,常态化开展专题培训和外出交流学习。抓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学历教育培训,持续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人才培育。加强“两委”干部及后备干部培训,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队伍。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村(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学历提升和技能提升,落实好聘用人员学历补贴和专技岗位补贴等政策。
建立高效的人才服务机制
完善党管人才工作制度,实行镇领导班子挂点联系重点企业人才制度,定期联系人才,实行“一条龙”服务,解决人才实际需求。建立“企业搭台、政府站台”人才招引模式,挂点领导直接参与企业人才招引活动,每年到重点高校开展人才招聘专场,为企业牵线搭桥、摇旗呐喊。重要的人才引进项目,由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跟进。建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责任和年度述职制度,研究制定道滘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完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宏观指导、科学决策、统筹协调、高效运作的工作机制,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密切配合、增强合力,确保各项人才工作落地见效。
打造优质的人才服务队伍
实行人才工作专员制度,配强人才工作力量,明确责任分工。完善人才工作者培训机制,常态化开展全镇人才工作者培训,组织人才工作者学习先进人才工作经验和服务模式,全面提升我镇人才服务工作队伍素质。建立企业人才联络员队伍和全镇人才工作者联络群,畅通人才工作部门与企业的沟通渠道,提高人才服务的针对性和效率。
搭建完善的人才交流平台
支持成立道滘镇人才协会,为人才提供创业策划、项目咨询、法律服务、财税服务、品牌攻关等全链条服务支撑。创新人才活动方式,通过创新创业推介会、人才项目对接会、项目路演、人才活动周等活动为人才、风投机构、企业代表等搭建综合平台。加强人才交流,树立人才交流合作“不求常在,但求常来”观念,定期举办企业沙龙、行业年会、高端峰会,定期组织高层次人才及其家属开展参观学习及户外拓展交流等活动。充分利用工青妇资源整合力量,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青年人才联谊交流活动。
营造良好的人才服务环境
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优才卡服务体系,深化优才卡服务举措,探索创新人才服务模式,建立优才服务专区(专窗),提供“一站式”高效服务。打通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借助新兴媒体力量,将政策去繁化简,实现人才政策“一键扫码,一网打尽”,不断提升人才政策点击率、点赞度,推动各项人才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突出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常态化开展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探索推选符合条件的人才成为党代表、人大代表等,突出政治生活中的“人才属性”,加强对人才的精神激励。
强化人才安居住房保障
深入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合理编制人才公寓建设规划,规划建设道滘工程师集聚的人才小区、道梦青年人才公寓等综合性人才保障住房。研究出台道滘镇人才公寓相关管理办法,探索人才公寓租售并行模式。逐步加大人才租房补贴、安家补助力度,尽可能满足企业人才住房需求,确保人才在道滘“安居乐业”。贯彻落实市关于新型人才社区建设规划,推动建设创新、创业、居住一体化的新型人才社区。
强化人才医疗卫生保障
建立高层次人才医疗保障联系卡,实行挂点联系责任制,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医生,实现“一卡在手,保障无忧”的“点对点”医疗服务保障。定期开展健康服务活动,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免费健康咨询、健康体检、健康指导、健康评估等服务。加强对人才关爱关怀,常态化开展挂点领导带队走访慰问高层次人才活动。
强化人才子女教育保障
加强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完善学位动态监测机制,开展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到2025年增加公办学位5370个,逐步解决人才子女“插班生”入读公办学校问题。落实好人才子女教育保障,完善重点企业、“倍增企业”人才子女入学相关实施办法,尽最大可能满足人才子女入学需求。积极做好人才子女教育服务工作,探索组织人才子女开展夏令营、亲子拓展等活动,为我镇人才子女搭建成长平台。
强化人才资金投入保障
加强人才项目经费整合统筹,理顺项目资金管理职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财政支持保障长效机制。鼓励企业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鼓励第三方基金会或相关投资行业专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各种形式支持人才资源开发事业,逐步建立企业为主,各级财政共同负担,社会力量广泛支持的多元化人才资金投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