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粉隐患多?道滘开展“湿粉统一查”行动

近日,黑龙江省鸡西市发生的一起因聚餐共同食用含有高浓度米酵菌酸的粗面条导致家族9人中毒身亡的事件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为有效预防秋冬季食物中毒事件发生,连日来,道滘市场监管分局开展“湿粉统一查”行动。

道滘市场监管分局组织工作人员主要对镇内市场摆卖区、商场超市、学校食堂、餐饮店等18个食品经营主体进行“湿粉”检查。执法人员重点检查食品经营主体是否严格按照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是否按照生产日期要求进行销售等情况。



切实做到“六个一律”

检查中,执法人员严格落实监管,切实做到“六个一律”:一是凡无证生产(含小作坊)、无证经营(含经营商、分销商)湿粉类食品的,一律予以取缔;二是凡生产非密封包装湿粉类食品的,一律停产整顿;三是凡经营非密封包装湿粉类产品,一律责令现场销毁;四是凡未配备冷藏设施的湿粉类食品经营单位,一律责令停止经营;五是凡生产经营无生产日期、虚假标示生产日期、超保质期湿粉类食品的,一律立案查处;六是凡非法添加、滥用添加剂的,一律依法从严查处,直至吊销许可证。检查中暂未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


下来,道滘市场监管分局将继续加强监管,进一步压实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同时切实做好各类食物中毒事件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自我防范意识。

重点来啦!

酵米面食物中毒

酵米面食物中毒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的简称。该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耐热性极强,即使用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

尚无特效解毒药物

中毒后病死率高达40%一100%

我国近几年发生的中毒大部分与某些地方特色食品有关,北方以酵米面制作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等为主,南方多以酵米面制作的汤圆和以糯米泡制后做成的吊浆粑、河粉等食品为主。

这些食品的制作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需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浸泡,一旦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中毒,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肝肿大、呕血、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甚至休克死亡。

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一100%。

为此,提醒各位市民,

秋冬季预防食物中毒

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预防酵米面食物中毒

●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制售、不食用酵米面、吊浆粑等发酵面米食品。

●如必要制备发酵面米食品,要勤换水,保持卫生,要保证食物无异味产生,一旦发现粉红、绿、黄绿、黑等各色霉斑,就不能食用。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要通风、防潮、防尘。

●在选购河粉、肠粉(卷粉)、陈村粉、粿条、米线(米粉)、濑粉等湿米粉,尤其是散装销售的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认真阅读产品标签,留意产品感官性状以及查看产品原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是否符合包装标示要求。

●禁止出售、食用变质银耳,不要自行采食鲜银耳。

●发生酵米面中毒后,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患者和吃过相同食品但未发病的人应及时就医,催吐、洗胃、清肠,并根据症状的轻重予以对症治疗。#p#分页标题#e#

二、预防蘑菇食物中毒

●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

●采购食用菌必须到正规市场。

●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当尽快催吐,同时尽快送到医院治疗。患者如能携带吃剩的蘑菇,可以辅助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三、预防扁豆(豆角)食物中毒

●要把扁豆煮熟焖透,破坏其毒素,需水焯至扁豆失去原有的绿色、生硬感和豆腥味。

●炒扁豆时,应勤翻动,使其均匀受热,煸炒后应加适量水焖至熟透后食用。

●购买时要挑选嫩扁豆,不买、不吃老扁豆。

四、预防诺如病毒传播

●由于目前尚未有疫苗可以预防诺如病毒,预防诺如病毒的传播应注意保持食物和饮用水清洁,饭前便后要用肥皂和水仔细清洗双手,要及时清洗饮食用具。

●做到生熟分开。

●食品要完全煮熟,生食的水果和蔬菜要彻底清洗。

●正确储存食品,食前重新加热。

五、预防自酿葡萄酒中毒

●秋冬季大量葡萄上市,很多人喜欢自制葡萄酒,但自酿过程如果处理不当,会产生甲醇等有害的副产物。

●自酿葡萄酒应选择酿酒用葡萄,控制好发酵温度,温度越高、浸渍时间越长、果胶酶用量越大,甲醇产生就越多;葡萄酒不宜长时间存放,酿好后应尽快饮用。

日常生活中

还有哪些常吃的食物

吃错了可能有毒?

如何辨别有毒食物?

应该怎么烹调才能放心吃?

戳图了解↓↓↓







#p#分页标题#e#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