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大学路上,木棉盛开,樱花朵朵,树下驶过的铁骑似乎有些特别——他们不再是“形单影只”,而是“拖家带口”。无人机在空中与它步调一致,车尾后也多了一个引人注意的LED屏,实时显示着前方的路况。在松山湖公安分局的巡警大队里,每个巡查小组都配有2到3名“飞手”。无人机盘旋在空中,监控着辖区全局,默默守护着这一片的群众。

战疫之中检成效
松山湖公安分局巡警大队共有200多名队员,包括71名铁骑队员。辖区面积大,加上众多林区不易排查,在学习其他省市优秀经验、结合自身环境情况考虑后,松山湖巡警大队形成了“铁骑搭配无人机”模式的初步设想,“使用无人机会显著减少我们的巡查时间,也会优化人员调配。常常说‘一警多能’,用效率弥补特殊时期的人员紧张,这是一个好方法。”松山湖巡警大队教导员欧阳舜说道。
从2021年11月开始,他们开始了各方联络,器材采购,人员训练的工作。在去年“12·13”抗疫行动中,他们小试牛刀,将构想付诸实践,将无人机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在这之后,人员的训练持续、日常的巡逻也有条不紊地进行。
不久后,一个不小的挑战来临了。“2·24”大朗疫情暴发,作为“邻居”的松山湖紧急制定对策,其中就包括了这一支铁骑无人机队。“其实当时疫情突发,我们的应用还不是特别成熟,但这也是一次对我们工作的检验,是一次锻炼。既然没有时间,那就边实战边训练。”欧阳舜袒露自己的心声,说起那时候工作中难忘的事情。
黎贝岭作为进出大朗的一个关键卡口,是松山湖防控的重点,这里也发生了许多无人机和群众的故事。欧阳舜回忆道:“在封路的第二天,黎贝岭一带有许多出租屋,我们主要用喊话话筒叫群众不要聚集,戴好口罩。但村里离路口有一段距离,喊话器效果就不太好。”于是松山湖警队派出无人机,机器不受空间限制,可以飞到村内播放喊话录音,效果显著;同时,无人机的来回巡查也解放了长距离管控线上的警力。“这样不仅节约了我们的人,也为我们自己规避了风险,减少了人员的接触。”欧阳舜欣慰地说。
在“2·24”抗疫工作中,松山湖一共派出无人机216组次,累计飞行432小时,涉及的工作种类广泛,用于动态防守,点位调整,播报信息,提醒警告,防控区侦查等等。在两次疫情当中,无人机与铁骑“默契”配合,“亲密”合作,面对巨大的挑战,顺利通过了多次严峻的考验。

多维度提升治安管理能力
松山湖公安分局巡警大队无人机勤务体系的效能,并不止于防疫工作。在日常巡逻中,它还是交通执法的好帮手。
“将无人机和铁骑车载终端结合作为移动卡口进行缉查布控与过往车辆数据采集时,摄像头通过录取车牌就能实时分辨‘黑名单’车辆并报警,能有效打击震慑逾期未年检、假套牌等交通重点违法行为,提升缉查布控效率。2月11日至15日,我们就查处了3辆重点车。”欧阳舜说。
除此之外,无人机和铁骑终端还能够自动抓拍道路违停车辆,并将数据实时传送到管理平台,由民警通过短信或者电话通知车主尽快驶离。这一功能在违停车辆较多的情况下能极大地节省警力和时间。春节期间,这套体系已通过电话和短信劝离了68辆违停车辆。
“‘铁骑+无人机’实现了最快双腿、最广视野的空地一体化巡防新模式,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交通事故现场调查取证、交通违停等场景的实战应用开发力度,从空地多维度全面提升治安管理能力。”欧阳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