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消业务订单号”、这个是“取消代码”、这个是“办理业务经理姓名”、 “你把它们填进手机银行这里”……近日,家住东莞市长安镇的莫女士接到了陌生电话,电话那头,一假冒“客服”煞有介事地向莫女士提着要求,不明就里的莫女士居然信以为真,把一串数字填进了自己手机银行的“收款账号”和“收款人”栏,结果,莫女士就这样被骗了。幸亏,长安公安分局反诈专班及时介入,帮她及时止损。
莫女士回忆称,自己接到陌生电话时,对方自称是“淘宝商城”的客服。对方说莫女士在网上购买了一件童装,由于工作人员错将莫女士信息录入为代理商,因此每月将从其银行卡中扣取 500 元的代理费,连续扣取12个月。
莫女士想起自己的确购买过童装,于是相信了对方的“客服”身份。她让对方取消代理费,“客服”表示可以线上办理。根据“客服”指引,莫女士在手机银行的收款账号栏输入了对方发来的“取消业务订单号”和“取消代码”,并按要求输入收款人信息。

因退款心切,莫女士没意识到自己正在步入骗局。她将第一笔钱转账给了对方,而后对方继续要求莫女士将卡内剩余的钱转出。
与此同时,长安公安分局反诈专班也获知了莫女士正遭受电信网络诈骗,于是立即指派厦岗派出所反诈专班进行上门劝阻。
厦岗派出所反诈专班立即拨打莫女士的电话,然而一直处于通话状态,专班随即联系到莫女士的丈夫。十余分钟后,反诈专班民警和莫女士的丈夫一同赶到。此时,莫女士已经向对方转账9000元,而她正准备将卡内的82000元转给对方。
“真是太险了,要是再晚一步,莫女士的财产损失将更多。”被及时劝阻后,莫女士心有余悸。反诈专班民警一边安抚莫女士的情绪,一边迅速上报,对已转账的9000元进行了成功止付。
反诈提醒
1、骗子会事先盗取受害人的身份信息、购物信息等重要资料,所以千万不能因为对方知道我们的信息,就认定对方客服身份。
2、任何部门,都不可能要求群众以转账的方式来验证、核查、激活账号,另外密码、验证码也不能向陌生人提供。
3、如果遇到疑似诈骗无法自行判断的情况,请拨打96110或者110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