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姐今年28岁,近日,她来到东莞市谢岗医院就诊。她表示,自己平时月经规则,但近10个多月来月经不调,月经量较平时减少约三分之一,经期缩短至2-4天,而且痛经加重。

▲李小姐术后
她曾于去年5月14日因“痛经”来谢岗医院就诊,彩超检查显示右侧附件区有2个囊性结构,较大的有3.3厘米×2厘米,她选择保守治疗,进行中药调理后,痛经好转。
如今再来谢岗医院复查,彩超显示子宫右侧仍然有2个囊性结构,较大的有8.8厘米×7厘米,考虑是“巧克力囊肿”。这次,李小姐愿意接受手术治疗,希望彻底解决病痛。
她随后被以“盆腔包块性质待查”收入妇产科住院部。经过术前准备,手术很快就开始,由妇产科医生彭静主刀,在麻醉医生张伟良的配合下,实施了“腹腔镜下右侧卵巢囊肿剥除术+盆腔粘连分解术”。
术中发现,李小姐不仅有右侧卵巢子宫内膜囊肿,而且盆腔多个部位粘连,比如子宫后壁与右侧卵巢及左侧骶韧带粘连,子宫后壁与宫骶韧带粘连。
松解粘连,剥离切除囊肿,手术过程顺利。随后的病理结果显示,李小姐为右侧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手术结束后,李小姐恢复快,创伤小,第二天就可以下床自由活动,于3月17日康复出院。医生叮嘱她按时用药,注意休息,合理营养,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知多D】
什么是巧克力囊肿?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俗称卵巢巧克力囊肿。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内,受体内女性激素的影响,每月脱落一次,形成月经。如果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在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形成异位囊肿,这种异位的子宫内膜也受性激素的影响,随同月经周期反复脱落出血,如病变发生在卵巢上,每次月经期局部都有出血,使卵巢增大,形成内含陈旧性积血的囊肿,这种陈旧性血呈褐色,黏稠如糊状,似巧克力,故又称“巧克力囊肿”。
这种囊肿可以逐渐增大,有时会在经期或经后发生破裂,但很少发生恶变。
卵巢巧克力囊肿是育龄妇女的多发病、常见病,发病率约10%-15%,该病有下腹痛和痛经、不孕、性交不适、月经异常等临床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巧克力囊肿破裂,甚至危及生命。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影响女性身心健康。所以,有不适要及时就诊,将疾病消除在萌芽状态。
如何早发现卵巢巧克力囊肿?
得了卵巢巧克力囊肿,可能会出现痛经、下腹痛、性交痛、月经不调、不孕等表现。症状特征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有25%患者无任何症状。
1.痛经和下腹痛
卵巢巧克力囊肿所引起的痛经,一般在月经来临时出现疼痛,持续至整个经期,疼痛严重程度与病情不一定一致,少数人可出现持续性下腹痛,经期加剧。卵巢内异囊肿破裂时,会出现急腹痛,一般发生在月经前后、性交后或其他腹压增加的情况,类似于宫外孕和黄体破裂引起的急腹症。
2.月经不调
部分患者会出现月经血变多,经期延长、月经来潮淋漓不净或经前点滴出血等月经不调的症状。
3.性交痛
盆腔内异症的还会影响到患者的性生活,出现性交痛。
4.不孕
内异症患者有40%-50%合并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