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臭氧年评价浓度同比改善、医疗废物100%无害化处置……5月13日,东莞召开全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会暨创建国家“无废城市”动员会,印发《2022年东莞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纵深推进东莞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安排,为东莞在万亿GDP、千万人口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生态保障。

明确五大目标,守护绿水青山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东莞立于“双万”城市新征程的起点之年,是实现“十四五”时期规划的关键之年。东莞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聚焦水、大气、土壤、固体废物、海洋等五个方面,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持续守护绿水青山。
其中,“水质”持续好转,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7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优良水体比例提高至57.1%以上,国考断面控制单元36条一级支流水质实现全面达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稳定达标,新增实现19个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成区黑臭水体稳定“长制久清”;进一步巩固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60%以上,污水治理设施有效运行率达90%以上;城镇污水集中收集率明显提升。
“气质”更佳,在巩固空气质量PM2.5、二氧化氮等指标达标的基础上,着力推动臭氧年评价浓度同比改善,完成省下达环境空气质量年度目标。
土壤更安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3%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固体废物治理稳步提升,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达99%、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100%。
海洋环境更美,全市入海河流基本消除劣V类,入海河流水质进一步提升;力争河涌沟渠类入海排口基本消劣,实现陆源、海域污染入海量进一步减少;港口码头及船舶水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置,两个国控点位无机氮及活性磷酸盐浓度有所下降,持续改善近岸海域水质。

推进八项工作,践行绿色低碳
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东莞将聚焦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动落实减污降碳协同管控、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执法、持续推动绿色发展、全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落实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强化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等八个方面的工作,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加强党性锤炼,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全力开展违规从业排查,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氛围。
推动落实减污降碳协同管控,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深化“三线一单”分区管控,深化“两证合一”制度改革,深化总量管控制度运用。进一步完善总量管控制度,做到全市主要污染物储备量应收尽收、高效流转、动态管理,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积极探索合法合规简化环保手续办理机制,加快实现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手续并联办、快速办。
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污染攻坚成效。稳定提升国考断面水质、深入推进重点流域一级支流整治、深入推进“剿黑消劣”攻坚、持续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落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民生实事、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加强水质监测监控。抓结构提升促进降碳减污、深入开展重点行业污染整治行动、持续强化移动源污染治理、精准实施污染天气应对、探索建立活性炭回收再生服务体系、持续深化固废专项检查行动。强化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攻坚,启动入海河流总氮削减工程,进一步削减污染物入海排放量。
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执法。积极推动零散工业废水管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等地方立法工作。推动地方普法工作,全面加强监管执法工作,推动生态损害赔偿常态化,进一步完善指挥调度体系,继续推进在线监控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水平,抓好环境信访工作,全力保障重点“邻避”项目及环保基础设施顺利落地。
持续推动绿色发展。引进培育环保龙头企业,全面落实环保产业培育措施,突出优化服务。深化开展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开展技术帮扶培训,为重点行业企业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提供指引。推进锅炉整治收尾工作,坚决杜绝生物质锅炉非法使用问题死灰复燃。持续推进全市污染企业提升整治,持续推进清洁生产工作,推动重点企业加快清洁生产工作进度。
全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督工作,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确保核与辐射安全,抓好新冠肺炎环境风险防控,强化重大生态环境安全风险防控,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水库、重点部位、重点企业、重点环节环境风险防控,切实从源头消除环境风险隐患。
落实环保督察整改工作。继续推进第一轮中央和省环保督察整改,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做好第二轮央督案件跟踪督办,做到查处到位、整改到位、办结到位,努力做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防止有关问题“回潮”和“反弹”。
强化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拓展环保模范企业创建,通过用“前端教化”取代“末端处罚”,提升典型示范带动力。开展“日常小行动,降碳大作为”公民生态文明实践行动,落实“进机关、进家庭、进校园、进社区、进商场、进酒店、进工厂、进基地”“八进”生态文明实践,全面提升生态文明素养。全面宣传引导,提升正面舆论引领力,使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实践、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自觉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社会各界的行动自觉和潮流风尚。

▲2022年东莞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