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召开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加快推进东莞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建设

为进一步推动政协提案办理协商工作,5月19日下午,市政协召开“加快推进东莞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建设”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市政协副主席蒋小莺主持。

据介绍,随着东莞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我市重要的教育和公共卫生问题。当前,在中小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日益凸显。会上,相关提案者、专家学者与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局、团市委、市妇联等提案承办单位有关负责人在现场热烈互动,围绕我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建设问题面对面协商,深入交换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增进共识。

蒋小莺表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系青少年成长成才,关系到社会和家庭和谐幸福。要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其作为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多措并举,科学施策,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督促各校加强制度建设、课程建设、场所建设和队伍建设,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的测评、辅导、应急、善后、跟踪体系,健全全面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学生心理筛查评估,建立心理预警名单,及时疏导干预。要整合资源,以镇(街)为单位,整合本区域的心理健康服务资源,为所在区域的中小学生及家长提供切实的心理援助服务,共同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服务。

相关链接

如需要心理咨询服务,可拨打“知音莞家心理关爱热线”

记者从座谈会上获悉,为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联动工作,东莞整合卫健、教育、工会、团委、妇联等心理热线资源,建设一条全市统一的“知音莞家心理关爱热线”,并作为2022年我市十件民生实事推进。2021年10月25日,热线号码0769-88881111正式启用,目前已开通五个接听座席,24小时服务,对求助学生及时提供线上心理疏导和求助渠道。

下来,东莞将继续加强卫健、教育、公安、妇联、团委等部门协同合作,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师资培训与技术指导。共同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助体系,探索“家—校—社”多方联动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模式,完善学生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干预工作机制,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