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有道东莞道滘|聚焦道滘镇乡村振兴战略之人才篇——“引育留用”人才 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4月,道滘发布新一轮人才发展行动计划。计划提出,道滘将实施人才强镇战略,吹响“是人才、进莞来、到滘来”的引才号角,积极引进高水平人才、新时代创新人才,对初次就业选择在道滘的道滘籍大学生,来道滘实习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励,引导户籍人才回流道滘。

计划还提出,在优化创业就业环境方面,道滘亦将强化人才安居住房、医疗卫生、子女教育和资金投入的保障,搭建完善的人才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人才服务环境。

近年来,道滘镇牢固树立人才意识,把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来抓,着力抓好高层次人才引进,挖掘培育本土人才潜能,着眼激励和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充分发挥高端人才、乡土人才等主力军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蔡金明博士(左)在调试研发设备

聚焦“高精尖缺” 引领产业发展

广东墨睿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道滘镇华科城·创新岛。创始人蔡金明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是石墨烯研究领域的专家。2015年,他回国后在道滘创立墨睿科技、广东道睿石墨烯研究院。

创业初始,墨睿科技获得了场地、设备、资金等一系列扶持措施。过去四年,蔡金明本人亦享受了人才奖励、住房、入户、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政策扶持。“道滘的支持和关怀让我们快速顺利开展科研创业。在道滘工作几年之后,越发觉得道滘重视人才、成就人才,在这里有广阔的创业空间,有温度的人文关怀。”蔡金明感叹。

目前,墨睿科技拥有一支由多名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带领的石墨烯领域国际一流的科研团队,掌握多种石墨烯制备技术及数十项国际国内专利,在石墨烯领域拥有三项世界第一,亦是全球首家拥有从原材料制备到石墨烯导热膜全产业链的研发制造企业。旗下产品如石墨烯导热膜已规模化被如某米、某兴、某鲨、某魔等手机使用;也已获得多个机构的投资,下来能与某些大客户进行深度绑定合作等。

去年,道滘引进蔡金明博士案例入选东莞市基层人才工作创新案例。这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道滘坚持以发展需求“选才”,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水乡功能区建设等重大机遇,突出引进培养“高精尖缺”人才,重点选取引进符合镇内产业转型发展的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好产业集群集聚人才的作用,使道滘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各类人才适合产业发展体系。

今年,道滘人才引进项目再度升级。4月,道滘发布人才发展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将每年设立2000万元“新时代领航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用于高水平人才引进。加大资助配套,按照企业投资、税收贡献或所在科研团队的技术引领影响,以“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资助。

值得关注的是,道滘出台该项人才计划打破了人才政策“玻璃门”。具体来说,道滘对待道滘对在镇内企业工作一定年限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扶持打破户籍限制,参照户籍人才优惠政策给予一定的人才培养扶持补贴,吸引更多人才扎根道滘、服务道滘。

▲大岭丫村花茶湾项目

用好本土人才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道滘除了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也十分注重用好本土人才,带动乡村振兴。

近日,记者随省“乡村振兴大擂台”导演组来到大岭丫村花茶湾文旅项目冠军少儿拓展训练营。映入眼帘的是数栈白色帐篷。帐篷不远处,十数名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玩着各项户外扩展运动。据了解,该拓展训练营是集合户外运动、自然科普、安全课程、传统文化、水乡文化、湾区文化等课程的社区综合性营地。包括有户外中高空挑战、艺术工坊、水上项目活动等项目。

大岭丫村花茶湾文旅项目是东莞景通集团推出的文旅项目。该集团董事长蔡东豪在道滘扎根多年。“企业在道滘发展壮大,所以我对道滘有着特殊的情结。”蔡东豪表示。

▲大岭丫村花茶湾项目

2019年,恰逢大岭丫村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双方“情投意合”。蔡东豪牵头大岭丫村正式谋划花茶湾文旅项目。去年7月,该项目正式启用,占地1300多亩,涵盖新稳、大涌尾、大岭丫、大氹、细氹、马嘶塘6个村民小组,利用现有村落改造,构建兼具观光与体验相结合的文旅属性产业。

“去年7月至年底,营地共接待游客74万人次。”项目负责人张跃东介绍,抛开疫情影响,营地预计今年能接待游客8万至10万人次,实现营业额800万元。

目前,花茶湾文旅项目已成为大岭丫村对外的“金字招牌”,但它的意义远不止此。张跃东告诉记者,营地举办大型活动时,会临时聘请村民从事安保、保洁等工作,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

蔡东豪并不是个例。日前,记者来到永庆村也文也武艺舍。该艺舍投资约200万元,将原建筑物进行升级改造,一层改造成咖啡厅,二、三层改造成艺术民宿,负一层用作写生用途,外立面结合青砖、原木等元素进行改造,现已大部分完工。

▲永庆村也文也武艺舍

艺舍所有人叶沃斌是土生土长的永庆人。不久前,他离开从事20多年的广告行业,回到永庆村,将自家的老屋改造为艺舍。与此同时,他还开设个人自媒体工作室也文也武文艺工作室,在微信、抖音等平台开设视频号,传递水乡文化、道滘文化。

本土人才是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主体。本土人才具有深厚的乡土情怀,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更能扎得下根、沉得下心、弯得下腰,真正把心思用在家乡的建设上。

如何挖掘、培养本土人才,依靠本土人才改变家乡面貌,道滘亦有了谋划。该镇党建工作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道滘研究制定符合道滘实际的人才政策,吸引户籍人才回流。同时实施大学毕业生“引凤归巢”计划,鼓励道滘户籍大学生初次就业选择道滘,在市有关政策的基础上制定相关奖励办法,对符合条件的道滘籍大学毕业生给予额外补贴。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