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全面打造高品质的东莞东部中心、东莞城市副中心

7月7日,常平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总结今年以来工作情况,部署接下来全镇重点工作,明确将以先进制造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两区”建设为重点,全面打造高品质的东莞东部中心、东莞城市副中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常平镇委书记刘裕昌,镇委副书记、镇长李中文,镇人大主席邓志辉等116名镇人大代表参加会议。

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

今年以来,常平坚决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迅速扑灭两轮本土疫情,维护了平安稳定的大好局面。

坚持四个“一切服务”,积极采取稳增长工作措施,全力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成立企业防疫专班下沉指导,组建驻企服务队精准帮扶,设立专项扶持资金促企发展,完善项目建设机制扩大投资,推进“乐购常平”活动提振消费,有效稳住了工业基本盘、促进消费复苏、扩大投资增长。

据统计,一季度常平经济运行开局总体平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14亿元,总量排名全市第七。1-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62.4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3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76亿元,进出口总额151.75亿元,主要经济指标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

力争全年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5个

会议指出,2022年,常平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着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全面打造高品质的东莞东部中心、东莞城市副中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接下来,常平将以先进制造为引领,实施补链强链工程、数字赋能工程、培优育强工程、投资促进工程,力争全年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5个,引进培育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动231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转型,培育小升规企业超50家、“专精特新”企业5家,推动3000亩旧村工业园改造,盘活收储土地700亩以上、供地400亩以上。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争R&D投入占比提高至2%,支持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强化产学研合作,精准引入契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深度融入湾区创新生态圈。

以“两区”建设为重点,通过全面推进“香港城”项目、做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加快构建现代外贸物流体系等,推动平台路径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内外市场深度拓展,开拓双向开放新局面。

此外,以宜居宜业宜游为导向,重点抓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生态保护,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城市副中心承载力吸引力。以安全发展为底线,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牢牢守住安全防线,深化平安常平建设,加快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以改善民生为根本,高规格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全方位兜牢基本民生,高标准推进文化强镇建设,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以政府自身建设为保障,通过抓好政治建设、抓实法治建设、抓紧执行力建设、抓牢廉政建设,全面提升服务效能。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