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安全生产“年中成绩单”出炉

7月11日召开的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通报了我市安全生产工作总体情况。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5%和36.5%,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向好。我市生产安全事故预防与控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4月26日,市应急管理局检查组到横沥镇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 通讯员 莞安 摄

消除安全监管“盲区”

推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东莞上半年安全生产交出喜人的“成绩单”,得益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进一步落实。

记者从市安委办获悉,在国务院安委会“15条”、省安委会“65条”安全生产工作措施出台后,经市委、市政府同意,该办立足我市实际,以市安委会的名义制定出台了《东莞市安委会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十五条”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措施的通知》,提出15个方面78条具体措施,从基础性安排、针对性治理上规范我市安全生产党政领导、属地管理、行业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等工作。

此外,立足于“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三管三必须”)的要求,市安委办牵头抓总,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全力消除安全监管的“盲区”。

今年以来,我市明确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再生资源回收站叉车的监管职责以及文广旅体部门在密室逃脱类场所的监管职责;制定了限额以下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安全隐患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住建、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城管等8个部门对限额以下工程的监管职责;制定了分租式厂房安全监管工作方案,明确了应急管理、消防、住建、城管等7个部门对分租式厂房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定了工贸企业使用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城管、发展改革、应急管理、交通运输等6个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制定了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方案,明确了应急管理、发展改革、工信、教育等14个部门对涉有限空间作业的监管职责。

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精准规范监管执法

我市还持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2022年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之年。为高质量完成东莞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今年,市安委办就此专门制定印发了实施方案,部署了40项安全生产硬任务。截至6月30日,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各有关部门成立检查组2108个,开展督导检查8070次,检查单位18638家,督导发现问题14440项,督促排查治理问题隐患80618项。

此外,紧盯城镇燃气、危险化学品、工贸、建筑施工、自建房等重点行业领域,我市制定了一系列专项方案,持续推进22个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小切口、大变化”整治攻坚工作,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为全面消除自建房安全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住建部门部署开展了经营性自建房安全整治百日行动。

针对燃气安全问题,城管部门部署开展了城镇燃气用气安全“百日攻坚”行动,持续推进打击“黑气”专项行动。

聚焦进一步防范化解危险化学品领域的安全风险,应急管理部门部署开展了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工作。

除了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我市还强化精准规范监管执法。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做好分租式厂房安全监管,督促房东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加强监管巡查,建立完善视频监控、安全用电监测系统等技防设施。截至6月30日,全市今年已排查分租式厂房1632家,发现问题隐患2491项,已完成整改2047项。

持续开展“散乱差”企业安全生产执法专项行动。今年上半年,共开展“散乱差”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执法1894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085家,发现问题隐患2743项,实施行政处罚45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