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年④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美丽宜居家园

“环境美了、广场大了、道路宽了、生活配套设施也越来越便利,这几年家乡人居环境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让我们收获满满的幸福感。”涌头社区居民文永洪说。近年来,长安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人居环境整治,到乡村风貌提升,再到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等等,一项项卓有成效的工作让各社区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旧貌”换“新颜”,城中村“蝶变”

绿树鲜花下,行走在文天祥文化广场林荫小道的涌头社区居民文永洪感到非常惬意,令他想不到的是以前少人问津的广场如今成了社区人气最旺的“打卡地”。

2019年以前,涌头社区文天祥文化广场环境卫生差、功能单一且分散、车辆乱停放,缺乏公共活动空间。

2019年,涌头社区铺开东莞市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建设,经过两年升级改造,社区容貌实现“大变脸”。其中,涌头社区拆除居委会大院围墙、升级改造涌头市场、撤除市场前停车场,将三者空间整合建成开放共享的文天祥文化广场,并与扩建后的星堂公园、旧村行走参观路线旁的9个口袋小公园、麻石巷等有效整合,连片改造,为市民提供3万多平方米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

“广场变得宽敞了,绿化和周边配套设施都提升了不少,晚上这里灯火通明,附近市民经常过来跳广场舞,还有不少人前来休闲散步,非常热闹。”文永洪说,社区“旧貌”换“新颜”,服务、生活等功能配套设施也日臻完善。

经过“穿衣戴帽”工程和内部装修,今年6月底,涌头市场重新开业,这也是东莞市首批农贸市场(品质提升)升级改造项目。

升级改造后的涌头市场分区清晰,场内照明、排水排污、通风系统以及消防设施等都设置完备,给市民带来舒适方便的购买体验。“市场干净整洁,感觉非常舒服,跟逛超市一样。”市民唐丽萍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涌头社区致力于充分挖掘和打造文天祥文化及涌头文氏传统文化,在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文化打造等方面成效显著,逐步由脏、乱、差的城中村转变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幸福村居。

积极创建特色精品村

“我们在这边待了好几年,现在升级改造后的道路宽敞平坦,色彩鲜艳,不仅走路舒服,沿街景色也非常美丽。”市民林小姐说的是新民社区新丰路,喷涂红、蓝、黄三色树脂漆的人行道色彩绚丽,让人眼前一亮,这也是长安镇首条彩虹路。

借力茅洲河治理释放出来的生态红利,以及创建特色精品村的良好契机,新民社区应势而变,道路改造、环境改善、河涌景观升级等各项工作马不停蹄。

碧绿的河面干净整洁,沿河行走饱览水岸风光……依河而建的新民社区筷子涌栈道延伸约1000米。目前,筷子涌栈道面透水混凝土铺设、大理石栏杆和路灯安装已经完成。接下来,栈道面将进行红黄蓝三色喷漆,呈现一条彩色栈道。“水清、岸美,一到傍晚时分,大家都喜欢到这里休闲散步。”市民梁先生说。

栈道建设是筷子涌景观升级改造工程之一,河涌旁全长1120米的裕民街升级改造也在推进当中。

2021年,新民社区推进完成新丰路、利民巷等11条道路和巷道铺设沥青路,升级完善道路排水、绿化、路灯等配套,并得到镇大力帮扶出资完成兴盛路升级改造工作。

新民社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人居环境整治、产业转型、河涌治理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由脏乱差社区“蝶变”成干净整洁、经济发展强劲的社区之一。作为东莞市社区特色精品村创建试点,新民社区还将打造一条茅洲滨河风情带,建设一条新民精品示范路,以区内陆丰涌、人民涌和筷子涌三轴升级改造,形成新民疍家生活区、现代创新产业区、核心智能制造区三大区块,建设宜居宜业社区。

群防群治聚合力

474栋出租屋、11栋楼宇……霄边下洋小区是一个典型的出租密集区,以前经常发生盗窃等治安案件,环境卫生脏乱差。“我曾试过晚上睡觉的时候,小偷就进来把我的手机偷走了。”住了20多年的二手房东林登会深有体会。

2017年4月,长安镇在霄边社区下洋小区建立全镇首个群防群治服务点,以“社工+义工”的方式建立志愿者队伍,组建平安服务队,并细分为巡查队、走访队及宣传队,助力安全排查、法律法规主题宣传、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推动群防群治精细化开展。

“刚开始没有市民愿意参与,现在他们遇事都会主动找我们帮忙,包括矛盾纠纷、求助等,而且积极参与到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霄边社区下洋小区群防群治服务点社工孙志峰说,参与群防群治的市民越来越多了,把小区存在的问题当成自家的事,一起想办法解决。

“我们的队伍不断壮大,小区社会治安持续好转,市民安全感大大增强。”林登会现在是下洋小区群防群治巡查队队长,像她一样加入队伍的市民已经有600多人。

依托群防群治服务点,霄边社区组建社区法律服务志愿者宣传队伍,通过“进小区、进校园、进商住小区、进商场”的“四进”服务模式,让平安建设、以案说防、群防群治在社区广为传播,增强市民法治意识。该举措为长安“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探索出一条有特色的社会治理经验,并在其他社区推广。

实施乡村振兴,促进宜居宜业

当前正是秋高气爽时,由闲置地改造成的上角旧村小菜园一片绿油油,呈现小清新的田园风光。厦边坳头旧村从原来的卫生黑点变成环境整治亮点,并将与绿道入口一体规划,打造宜居环境……

近年来,长安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宜居宜业。不断巩固全镇12个社区“美丽宜居村”创建成效,加快推进新民、厦岗社区特色精品村建设。以涌头社区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创建成果为基础,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以涌头、咸西、上角社区为精细化管理示范创建对象,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成“四小园”87个,完成“微实事”157件,建设“口袋公园”11个。

长安镇持续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其中,霄边社区被评为省民主法治示范村,乌沙社区、厦岗社区成功创建示范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乌沙社区、厦岗社区、上沙社区、霄边社区、锦厦社区获省乡村治理“百镇千村”示范村称号。

与此同时,长安镇积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河湖管护行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农村厕所问题摸排整改、农村污水治理、城市六乱整治等工作。其中,完成37座生活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实现100%生活垃圾密闭收运管理。推进公共机构、学校等地实施垃圾分类,对160多个单位的厨余垃圾实行统一收运。全镇已完成108座公共厕所升级改造并建立“所长制”。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入推进,将为长安市民带来越来越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实惠,共同打造美丽宜居家园。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