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年⑤丨下足“绣花”功夫,绘出幸福“同心圆”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安直面新需求,回应新期待,以“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决心和毅力,从安居到乐业、从养儿到养老、从医疗到社保……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笔一画地绘出幸福“同心圆”。

民生投入持续增加,兜底更加坚实有力

电子信息、五金模具、智能视觉……长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新兴产业后劲十足,因此这里也吸引了不少人前来“逐梦”,来自江西的刘丽就是其中一员。

2016年高中毕业后,刘丽就到长安的一家运输代理企业工作,她希望,能在这个发展迅速、平台广阔的地方闯一番事业。2017年,她通过全国成人高考考试,以长安排名第一的成绩考入专科。专科毕业后,她便埋头复习,冲刺专升本。

“我在2017年考上专科,通过在专科的学习我更坚定要考本科的梦想,我在2019年顺利考上本科,现在在东莞理工学院继续深造。”刘丽说道,报名“圆梦计划”是她在2020年作出的最重要的决定,这一计划资助她攻读了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提升了个人能力,积累了专业知识,这也让公司把她往管理层方向进行培养。

“我觉得拥有本科学历后自己变得更自信了,对于我来说在求职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圆梦计划”学员刘丽说。

据了解,东莞市新生代产业工人“圆梦计划”通过资助优秀新生代产业工人入读成人(函授、网络)教育专科、本科,使之提升学历层次、提高技能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力。2012年以来,长安共资助了1800多名新生代产业工人圆梦,让他们在就业道路上选择更多、发展更快。

人才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如何把人才留在长安是一个重要课题。因此,长安在民生支出方面持续增加,不断出台有关政策方案保就业、留人才。

据长安人社部门统计,长安在就业补贴、人才引进补贴等方面,从2012年的16820人次约946万元,增加至2021年的2.45万人次约7196.01万元;在参保方面,由2012年的12280家单位增加至2021年的47147家;此外,长安首创推出长安镇“优才卡”,通过多方面的公共服务和优惠政策留住人才,2015年以来,共发出“优才卡”2466张,共发放优才卡补贴592万元。

一组组数据,直观地反映了长安在织密民生保障网上的力度和速度。

聚焦“急难愁盼”,传递“民生温度”

说到民生,离不开“幼有所教、壮有所用、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其中,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养老医疗服务成了一个不小的挑战。

14时30分,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罗敏和护士熟练地穿过大街小巷,来到上沙社区居民陆先生家中。

记者在上沙社区居民陆先生的家中看到,陆先生因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不方便出行,来自长安镇社卫中心的医生和护士上门为他提供换药、问诊等医疗服务。这种定期开展的上门健康管理服务,让长安镇年龄较大、不方便出门就医的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全面、贴心的医疗服务。

2020年,陆先生因下肢动脉血管闭塞到医院做了手术,此后需要定期到社区门诊护理和换药。罗敏当时是陆先生的家庭医生,她深知陆先生的病情不太好,不方便外出就医,“我回到单位就和领导、同事一起开会讨论陆先生的情况,最后决定为他建立家庭病床,定期提供上门健康管理服务。”

“社卫中心的医生和护士们很重视我们这些老年人的病情状况,这两年多,他们经常上门探望我们,不仅是关心我们的病情状况,还关心我们的饮食起居,生活中很多细致的地方都会提醒我们要怎么做好,有时候也会打电话问候,平时我们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也会在微信咨询他们,他们都会耐心解答疑惑。”市民陆先生说。

这两年多来,每次医护人员上门服务,作为妻子的孙女士都把换药方法、注意事项等牢记心中,希望能为医护人员减少一些工作。孙女士说道:“医护人员每次来帮助换药时都很贴心,经常问我们有没有按时服药、平时生活要注意控制饮食,还让我们在卫生间安装把手防止跌倒,非常细心,我们的身体也好了很多,所以非常感谢她们。”

除了像陆先生这样的家庭病床服务对象以外,长安镇社卫中心2011年起就有家庭访视服务了,上门服务对象主要为出院后7天内的产妇、新生儿、根据健康状况判断需上门服务的居民等,2022年以来提供上门服务近8000人次,十年来合计超过14万人次。

为了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长安从硬件、软件各方面下手,2015年投入约2100万建设新长安镇社卫中心;2016年长安医院的第二门诊部在厦岗社区启用,方便长安西部片区的居民就医;2020年初,长安医院用5天的时间建成新发热门诊;2021年启用长安医院智能立体停车库;2021年,积极谋划滨海湾医院长安院区,补齐多年来的医疗短板。

“微实事”撬动“大民生”,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长安是东莞篮球大镇,有一大批篮球运动爱好者,篮球场是各社区的必备运动场所。

一直以来,霄边广场篮球场是附近市民打球的首选地。2021年,霄边社区对篮球场进行更新改造,成为一项民生微实事。

“篮球场翻新好了,设施升级了,安全隐患消除了,大家打篮球的热情就更高了”居民蔡先生说,现在一周会来三次左右,感觉身体也健康了不少。

据了解,“民生微实事”是东莞市“民生大莞家”项目之一,于2020年启动。截至目前,长安共有43件“民生微实事”项目完工,今年共有23个“民生微实事”项目,覆盖全镇各社区,市、镇两级配套资金约560.25万元。

“民生”二字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年来,长安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一点一滴、一笔一画绘出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好日子。如:2015年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居民数1000余人,逐年递增到目前的276305人,签约率34.22%;2018年以来,长安镇先后投入200多万元,不断完善长安敬老院内消防设施、绿化升级等;2020年以来,实现“民生微心愿”3770人次,市、镇总投资316万元……

这些正是每一个长安人都能感受到的巨大变化、都能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