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广东119消防奖”揭晓,东莞智网中心榜上有名!

11月1日,首届“广东119消防奖”名单公布,全省35个集体和71名个人获奖。东莞市智慧网格管理中心(以下称“东莞智网中心”)荣获先进集体表彰。

“广东119消防奖”是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消防救援总队联合开展,面向社会的省级表彰,每五年表彰一次,旨在表彰在省内长期关注和参与消防事业、贡献突出的集体和个人。

在首届评选活动中,全省超过万名热心消防公益的集体和个人参选。东莞智网中心能够脱颖而出荣获这个省级表彰,究竟凭借什么?

网格化管理 实现重点场所应管尽管

东莞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行政架构、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涉及出租屋、“三小”场所等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隐患问题量大面广。

为切实解决东莞社会治理资源分散、消防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2016年2月,东莞开始全面实施社会服务管理“智网工程”,针对重点列管的出租屋、“三小”场所,通过网格管理员深入排查上报、大数据分析比对和职能部门精准执法处置,深入排查消防安全隐患,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从源头上压减基层社会治理风险,加快实现全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智网工程”建设,东莞将全市划分为2934个综合网格,已筛选政法综治、教育、公安、民政、卫健、市场监管、消防、城管、住建等19个部门、共计481个事项入格作业,其中筛选了消防部门的22个事项入格。同时,组建10291人的智网系统队伍,统一开展问题隐患排查、政策宣讲、民情收集、矛盾调解等多种工作。

目前,“智网工程”已列管建筑物达173万栋、出租屋36.9万栋套、市场经营主体80.7万家,其中“三小”场所61.6万间,基本覆盖日常经营行为活跃的市场主体,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数据活”。网格管理员对这些列管对象进行日常巡查。

而为支撑全市网格业务运转,东莞依托“数字政府”改革,开发上线新一代“智网工程”信息系统,实现对列管主体和作业方式的全自动数字化管理。同时,制定印发《“智网工程”工作流程暂行办法》等30多份政策文件,以“五步闭环”工作机制为核心,规范工作常态化开展;通过“采办分离”的工作模式激发网格管理员发现上报问题的潜能,对部门的执法处置形成倒逼和重构。

截至2022年10月,全市网格管理员累计上报各类消防安全隐患116.3万宗,推动有效处置113.7万宗,处置率为97.8%。

多措并举 有效压减风险隐患

针对出租屋,东莞综合出租屋管理人员配合程度、问题隐患发现及处置历史情况等,将全市36.9万栋套出租屋划分为“宽管型”“警示型”“严管型”和“禁租型”四个管理等级,对应每月巡查周期从1次到4次不等。

通过信息系统,将出租屋、“三小”场所全量打上统一的“消防巡检标签”,并以此为基础自动生成周期性巡查工单。2022年以来,全市网格管理员累计完成消防工单547.8万张,工单隐患发现率为11.3%,实现了对网格内重点场所的有效列管。

近年来,网格管理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了一批涉黑油、黑气、危化品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问题隐患,助推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东莞智网中心还组建300人组成的市级智网机动巡查队,联合辖区职能部门、网格管理员等,开展重大节点消防安全隐患排查专项行动。

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安全生产事故宗数、火灾起数分别下降16%、21.8%。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出动网格管理员16.6万人次,市机动巡查队员918人次,开展多轮专项巡查,现场发现问题隐患2.4万宗。

多元参与 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东莞还在推动多元主体共建共治上下功夫。

东莞组建了4500多个网格工作群,吸纳网格内的党员、企业管理人员、出租屋房东等管理群体以及“三小”场所经营者、租客等热心市民参与,宣传政策、传递信息。

开发“智网人人拍”小程序,建立了覆盖线上线下的问题响应和处置闭环,通过报料有奖的方式,累计接收市民报料16.4万条,派发奖励红包102万元。

全面铺开“莞邑网事”主题宣传活动,累计举办各类宣传活动15936场次,通过大数据将警示教育、政策法规、安全知识等内容精准推送给居住在出租屋的房东、租客,让平安友善的理念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共同压减隐患、共同抵御风险的良好氛围。

今年,东莞还启动为期三年的“平安出租屋”创建活动,计划在2024年底前完成10万栋基础设施配齐、安全管理到位、环境卫生整洁、文明共建齐力的平安出租屋创建任务,打造与“双万”城市定位相适应的宜居和谐善治出租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