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以制造业闻名,然而在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受设计人才紧缺、市场把握不精准等因素影响,工业设计短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今年东莞两会,市政协委员,民建东莞市委会委员、金融支部主委吴洋关注到了这一问题,并撰写提案《关于加快我市工业设计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 为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建议》。

案由:现阶段东莞工业设计水平难提升
吴洋表示,近年来东莞持续擦亮“东莞设计”品牌,从初期的规模聚集、单纯的设计服务发展到创新集成和综合服务形态,助力了大批制造型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呈现出跨领域跨产业的全面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
工业设计在东莞起步较晚,大部分工业设计企业成立时间短、规模小,工业设计企业服务能力普遍偏弱。地域上,又因为广州、深圳对东莞设计师人才的虹吸效应,使得东莞发展工业设计行业面临较大竞争,致使现阶段工业设计企业的服务层次难以大幅提升。
举办国际性的工业设计竞赛对于提升城市的工业设计活力有积极作用,由东莞市政府主办的大型国际工业设计竞赛活动“东莞杯”已经举办到了第18届,对东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对比国际产业发达城市,如德国iF奖、红点奖,日本G-Mark设计奖,美国IDEA奖,仍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代表性奖项。
建议:加快东莞工业设计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
“工业设计是构建现代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东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吴洋建议,要加快东莞市工业设计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
一是通过政策引导龙头企业带头参与工业设计研发。鼓励一批规上企业率先建立工业设计团队,形成设计人才集聚的规模效应;采取“政府+市场”同向发力、双轮共驱的模式,鼓励企业和服务机构增加研发设计投入凝聚全市优质工业设计资源,进一步提升东莞工业设计能力,促进设计产品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形成良性循环。
二是支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东莞工业设计奖项。将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打造成为国内知名工业设计大奖,推动设计成果与制造企业对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工业设计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工业设计走廊;进一步完善东莞工业设计创新发展支撑体系,更好地发挥工业设计对全市制造业转型设计和提质增效的引领作用;以工业设计创新引领产品创新,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三是打造完善的工业设计师职称评定体系。持续开展工业设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评定,促进工业设计师职业规划发展,形成设计人才梯队;加大对工业设计和人才的扶持力度,建立完备的工业设计人才教育、引进与培养体系。
四是加快推动高校与企业工业设计领域的产学研合作,推动东莞工业设计集聚发展,促使更多的设计创意进行成果转化落地,进一步增强工业设计与制造业的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