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释放了市委、市政府大抓经济、大抓发展的强烈信号,再次吹响了东莞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角。
记者从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该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围绕市政府一号文明确的目标任务,统筹推进质量、知识产权、标准化等战略,围绕深化改革持续发力,将质量强国、质量强省决策部署转化为东莞建设质量强市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进一步提升东莞质量、东莞标准、东莞品牌,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为东莞加快高质量发展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全面深化质量强市建设
助力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加快传统制造业技术迭代和质量升级,推动工业品质量迈向中高端。”近日,《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印发,不仅为我们描绘出了近三年质量强国建设的发展蓝图,还从国家层面释放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调研员赖俊锋接受东莞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市场监管局将认真抓好《纲要》的贯彻落实,坚决扛起质量强市建设的牵头责任,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扎实筑牢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东莞加快打造科创制造强市。
如,东莞将全面深化质量强市建设,强化质量引领,充分发挥好质量强市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作用,统筹全市各领域、各镇街(园区)完善质量发展举措,坚持质量第一,培育壮大质量竞争型产业,创建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
在健全质量体系方面,东莞将出台深化质量变革的系列文件,加快筹建市质量提升发展基金,围绕“招商年”,打造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标准、品牌、质量等竞争新优势的政策体系。
在加强质量人才培养方面,市市场监管局将认真落实东莞人才战略,组建东莞市工程系列标准化质量专业职称评审委员会,建立质量专业专家人才库,全面加强质量人才培训,为全市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储备一批认证检测、标准化及质量专业的技术人才。
提升“莞货莞品”质量品牌形象
产品质量是制造企业的命脉。
市市场监管局透露,将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并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治理水平。东莞将借助信息化等手段,提高产品质量科学监管、精准监管效能,全面分析梳理区域和行业的产品质量发展状况,通过质量技术帮扶等方式逐一进行质量攻关,有针对性地解决质量突出问题,保障重点领域质量安全,维护和提升“莞货莞品”质量品牌形象。
不仅如此,东莞将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水平,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助企提质降本增效,打造“政府质量奖”等质量标杆企业,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实现价值链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质量效益特征更加明显,服务业提质增效进一步加快,以技术、技能、知识等为要素的质量竞争型产业规模显著扩大。
以标准创新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市场,一流企业做标准。这就意味着,没有标准,发展就缺少规划,自然更谈不上高质量。
东莞将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创新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赖俊锋介绍,市市场监管局将加强标准化和科技创新互动,推进专利标准化工作,瞄准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领域,进一步提升战略性产业标准化发展水平,推动技术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化协调发展,积极培育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探索创建市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提升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标准化技术支撑水平,用先进标准引领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提升。
不仅如此,东莞将以“标准化+”服务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加快城乡建设和社会事业标准化进程,推进政务服务、公共安全、文化建设、城市管理全域标准化等重点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我们将打造东莞‘标准样板间’,加强‘先进标准+过程认证’‘工业园区碳中和’以及莞香、荔枝、预制菜等‘标准助农’项目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标准化服务机构和标准创新型企业,进一步提高参与制定修订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的能力,抢占标准话语权。”
全力支持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申报国家级、省级质量标准实验室
实验室是新材料产业的有力支撑。
在国家、省层面的政策支持下,今年市市场监管局将全力支持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机构申报国家级、省级质量标准实验室。目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已提交了国家级和省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建设的申请材料。一旦申请下来,国家和省将对质量标准实验室的建设安排专项资金进行支持。
不仅如此,市市场监管局将支持国内外知名检测认证机构在东莞市开展业务并设立实体机构,加强关键性、前瞻性、战略性质量技术攻关,促进先进技术标准应用和质量科研成果转化,实现政学产研深度合作。
市市场监管局将针对重点质量技术服务链条,加快强链、补链、延链,推动标准规范对接、质量品牌共建,依托智能加工装备、模具国检中心等检测机构,面向工业母机与基础制造装备产业关键零部件研发、核心技术攻关、新工艺开发等需求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夯实东莞市制造业基础配套能力。

【延伸阅读】
数读东莞质量强市成绩
东莞因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工作成效突出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并连续第5次在全省质量工作考核中获评A级。
2022年,市财政投入1.07亿元,对质量管理创新、标准创新、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等领域进行资助。
建成包含8个国家级质检中心、2个国家级计量中心、18个省级质检站、9家认证机构、399家社会第三方检验机构的质量基础设施体系。
多维度推进NQI“一站式”服务,2022年评定10家市级NQI“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28家技术机构、141名质量专家资源,为3000余家企业提供质量问题综合解决方案。
推进“标准化+”工程,打造出内外贸一体化标准化试点、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智慧零碳工业园标准化试点、数字文化标准化试点等30个示范项目。
2022年建立1个市级技术标准创新平台和1个国际标准化专家工作室,主导或参与制订、修订国际标准(含国际先进标准)46项、国家标准212项、行业标准79项,培育52个东莞制造产品上榜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东莞标准”有力助推“东莞制造”抢占市场话语权。
出台对中国质量奖、省政府质量奖的财政奖励,新增每年50家东莞市卓越绩效管理优秀单位、10个杰出首席质量官奖项并给予资助,进一步完善质量奖企业及个人梯队。
2022年,共计培训201名首席质量官,面向800余家企业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推动宇瞳光学获第七届省政府质量奖、3家企业获提名奖,全市省政府质量奖企业由4家提升至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