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东莞实践新境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进一步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之路,是中华民族的复兴路、富强路,是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致富路,也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康庄大道。对于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位的东莞来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是推进新一轮发展的根本遵循与行动纲领。

一、深刻理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

历史和实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早在18世纪中叶,中国就成为拥有2亿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国,并创造了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1/3的历史辉煌。然而,自鸦片战争始,率先步入现代化的西方列强依靠坚船利炮,彻底击碎了中国人的天朝梦想。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压迫愈甚,反抗愈烈。虎门销烟使东莞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篇地,打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之门,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和民族独立的波澜壮阔历史进程中做出突出贡献。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并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不断进取,从根本上改写了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历史,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精神,义无反顾地走上改革开放的富国之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广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以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在改革开放中敢想敢试、率先突破。南国大地崛起了以深圳、东莞等为代表的一批改革开放先锋城市,使珠江三角洲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崛起成为重要一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可以称之为广东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爬坡过坎的奋斗精神,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人间奇迹。当前,我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要求东莞继续扮演好探路与实验的角色,坚持解放思想、自主创新,在理论与实践上寻求新突破,不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境界。

百年苦难辉煌,百年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使命,已经成为每个炎黄子孙心中的理想火焰和前行灯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中国式现代化也并非一蹴而就。我们既要坚持底线思维,又要不断增强志气、骨气、底气。面对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我们有充足理由坚信,打压、围堵、制裁既改变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也阻挡不了党和人民继续推进现代化的前进步伐,只能让党和人民愈挫愈奋、自立自强。只要我们在自己选择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二、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理论优势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大势,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翻身解放的科学理论,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从未停步。历史证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

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党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重大理论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智慧结晶。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共同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实践力量。东莞从传统农业县到现代化制造名城的华丽转变,正是改革开放实践的生动缩影,正是东莞坚持理论武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生动体现。东莞实践的丰富案例和深刻经验,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做出了贡献。

三、深刻理解在新历史起点上广东东莞的历史方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我们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广东路径的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阔蓝图。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赋予广东新的历史使命,广东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丰富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央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对于珠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东莞来说,融入大湾区,支持好、配合好先行示范区建设,使命光荣、责无旁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东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春伊始,省委召开了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新春第一会”是统一思想、提振信心的鼓劲会,是明确方向、激发干劲的加油会,是凝聚力量、催人奋进的动员会。广东正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切实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总抓手。东莞作为全省第四个万亿城市更是责无旁贷。要坚持制造业当家,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以快干、实干、苦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掀起跑马争先、赛龙夺锦的发展热潮,努力为全省作出应有贡献。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兴。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的各项目标任务催人奋进,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东莞实践。

(作者系东莞市社科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