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政府牵头,企业参与,建立公共卫生事件集体供餐应急机制

微信图片_20230303211234.jpg

3月3日下午,第四届东莞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广东医科大学东莞校区召开。东莞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同志、食安委专家、企业代表等,围绕“公共卫生事件下建立集体供餐应急机制”的主题,展开交流讨论。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倪进东教授主持会议。

1.png

▲资料图

新冠疫情是过去三年最突出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2021年6月,东莞市麻涌镇突发疫情,位于麻涌镇的广州新华学院(东莞校区)需要封闭管理,封闭区内高峰期有近2万名师生需要提供用餐保障。东莞市连锁餐饮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徐波介绍,6月25日,麻涌镇经济发展局紧急联系促进会委托其组织专业的餐饮服务公司,6月26日开始进行供餐保障,连续12天累计供餐近50万份。“由于对隔离点采取集中供餐保障,减少人员流动有效阻断了病毒扩散、限制疫情传播,历经16天的封闭管控,7月5日新华学院解封,无一例投诉和食品安全风险。”

2.jpg

▲资料图

新华学院集中供餐问题的解决,考验了东莞餐饮企业及食品监管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在疫情期间,我市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严把“安全关”,加强对供餐企业的审查和监管。2020年3月,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卫生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集中隔离点供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市市场监管局食品餐饮科副科长徐宛容介绍,“餐饮企业集中供餐中存在较高的食品安全风险,该通知明确要求强化食品安全监管,除了要求供餐企业主体资格合法,对于供餐的菜单、配送时间、配送流程、操作规范等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审核。”

1647932484623269.jpg

▲资料图

专家建议:建立集体供餐应急机制 应对突发卫生安全事件

应对新冠疫情影响,东莞餐饮行业积极纾困、谋求发展,抢占预制菜等风口,去年实现了逆势增长。会上,专家委员、企业代表、监管部门代表展开了广泛交流,全面复盘新冠疫情中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微信图片_20230303220323.jpg

东莞拥有一批实力雄厚的连锁餐饮企业,依托中央厨房,可以标准化配菜,快速向受疫情影响的学校、企业、社区大量供餐。但是,企业供餐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供应信息不通畅;应急反应时间较短,对企业的物资准备、人员配备是极大的考验。另外,交通管制也影响了供餐的通畅。”百胜餐饮(广东)有限公司品管专员黄谊欣表达了企业的诉求。

“东莞应该建立集体供餐应急机制。”东莞徐记食品有限公司技术法规总监马浩说,“企业有自己的应急体系,比如应对台风、火灾、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一旦碰到这种情况,就知道如何操作。建立食品安全机制的目的,就是时效性,东莞有这种需求。”

“应急机制纳入名单,应该有一个名录,除了企业,还要有疾控、农产品监管、公安等部门的介入。”东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所副所长程雪梅提出,“应急预案也要分级,比如一类要求快速、安全,还有类别是多样性的选择和需求。后续也要考虑到,如果餐食出现了问题,监管部门也要介入。”

“集中用餐是配送模式,要把预包装食品,比如预制菜纳入进去。在监管方面,质量的准入度一定要把握。”东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副所长魏志雄强调,在集中供餐过程中食品安全监管非常重要。

“机制运行以后,要有考评,要有检查。设立黑名单制度,如果企业受到食品安全处罚,不能进入这个名单目录。检查标准要细化,企业可以自查自纠。”广东盈康食品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文学指出,集中供餐企业必须设门槛,不能单独依靠企业自律,政府要予以指导与监管。

“突发卫生事件的集体供餐机制,要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法制化,最大地发挥应急机制的作用。”东莞理工学院法社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沈亚萍建议,“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全国还没有相关的法律,东莞可以让想法落地,在全社会形成很好的效果。“

“集中供餐的保障体系,是不是可以建立一个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广东医科大学教授郭红辉表示,“集中供餐涉及的环节很多,由政府牵头,企业参与,共同做好这件事。”

健全管理体系,谋求机制保障。会议现场,专家委员们积极为东莞食品安全工作建言献策,履职尽责。市市场监管局二级调研员李峙对此表示感谢,接下来将把会议纪要形成文件转交给相关部门,不断增强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全力构建食品安全防线,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市场监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