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钱又省心!企业集团加工贸易改革为企业减负增效

近日,在东莞成霖安博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批由其深圳公司外发的水龙头本体、水龙头心轴组、水龙头连接管等零件正在生产线上加工组装成水龙头。生产完成后,将出口至欧美国家。

▲海关关员到企业调研企业集团加贸改革开展情况

“我们集团公司横跨深圳、东莞两市,子公司之间业务来往频繁,生产工艺基本相同。因集团内生产调整,深圳公司部分海外订单需外发至东莞公司生产。”深圳成霖实业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黄坚说,“参加企业集团改革前,开展全工序外发加工业无需事先向海关备案并缴纳保证金。加入改革后,外发加工业务既无需办理备案手续,也不需要缴纳保证金,真是省钱又省心!”

近年来,企业集团化经营模式日趋明显,供应链上“进、出、转、存、销”各环节的管理也从单一企业拓展到集团内多家企业之间。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改革正是为进一步顺应企业发展需求,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加工贸易保稳提质的重要举措。

在这一监管模式下,同一集团内成员企业视为一个整体,外发加工由企业内部自我管理,且免除全工序外发加工担保,方便企业集团整体接收订单,统筹安排生产,直接为企业节省资金占用,释放企业流动资金。

此外,加工贸易保税货物可以灵活存放于集团内各成员企业备案的场所,突破了加工贸易货物不得跨直属海关辖区存放限制,实现“库存共享”,大幅降低物流仓储等运营成本。

东莞迪芬尼电声科技有限公司对该项改革赞不绝口。作为音频行业内系统解决方案的专业服务商,迪芬尼服务客户包括很多国际知名品牌。

“原先因仓储压力,我们公司至少在外租用近五千平方米的仓库存放保税料件。”东莞迪芬尼电声科技有限公司厂长杨海精说,“现在,无需在外租仓库,尤其是在同一工业园区内的两家集团子公司,仅一辆工厂叉车就可实现料件的进出转存。今年我们集团子公司间已经办理自主存放91次,共享面积达44522平方米,租金、物流、人员方面节省费用81万元,大幅降低了物流仓储等运营成本。”

目前,黄埔海关所属东莞海关已有4个集团13家企业参与改革,企业横跨粤港澳大湾区,涉及电子科技、汽车零部件等不同行业。据了解,今年以来累计为4个企业集团节省经营成本超过110万元,释放流动资金超过1400万元,办理集团成员间共享场所自主存放业务96次,合计节省仓储面积5万多平方米。

东莞海关副关长吴丽明说:“东莞海关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对标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要求,致力于创新监管机制,力促改革红利落地落实,持续提升监管智慧化、精准化水平,助力辖区加工贸易企业降本增效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