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复制推广第三批基层改革创新经验的通知》(下称《通知》),将新一批12项改革经验面向全省或珠三角九市进行推广。其中,东莞4项改革经验获全省复制推广,“建立重大项目快速落地机制”经验获得肯定。
《通知》指出,东莞编制重大项目资源要素需求表,对资金、土地、能源等资源要素实行“一盘棋”研究、“一张表”配置;对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推行新增建设用地并联审批改革,供地方案可在征地报批期间同步编制,推行承诺容缺制,允许项目方提前编制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实行“互联审批围合供地”。
2022年6月,东莞推行新增建设用地“互联审批围合供地”改革,整合成片开发方案、征地方案、供地方案联合审查,融合土规修改、总规衔接和控规调整综合修编,叠加工程设计方案和人防许可综合审查,筛选22项重大项目作为“围合供地”改革试点。
改革试点推动审批“瘦身”,服务“加码”。审批方面,从审批“串联”变为流程“并联”,打破线性串联审批逻辑,采用联合预审、同步受理、并联审查等方式全流程互联审批。
服务方面,从“接力跑”变为“并肩跑”,形成市镇企三方协同机制,转“坐等审批”为“上门服务”,与项目主体三方充分沟通协商,指导其稳定用地红线和主要规划条件等需求,引导其科学选址、高效报批,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协同合力。
“互联审批围合供地”改革,建立了“一口进出”服务机制,市自然资源局实行“一个端口对外”,改变分别对接沟通的模式,将复杂操作转变为内部协调,降低项目落地制度性成本。
改革推动了核心职能业务深度融合,推动市镇两级职能单位深度协同,实现规划、用地、工程核心审批环节深度融合。实现行政审批提速提效,办理时间和办理材料最多压减50%以上,项目最快用时不到3个月完成从控规调整到人防许可审批。
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22个试点项目快速完成供地2989亩,为企业节省投产时间,保障全市经济运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70%以上已供地试点项目实现了“拿地即开工”或拿地即完成设计方案和人防审查,有效减少“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等资源闲置情况,确保资源配置精准到位。
2023年,东莞进一步扩大改革实施范围,按照“应纳尽纳”的原则,将符合条件的55个重大产业项目全部纳入“互联审批围合供地”改革项目清单,加速重大项目落地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