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G先生收到一条手机信息,询问G先生是否有意向做图片素材提供员,当时忙于工作的G先生没有理会,直到6月7日,G先生在宿舍休息时突然想起这件事,于是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给了对方。

对方添加G先生好友后,推荐其下载APP,发送任何图片给“老师”即可获利。G先生一番操作后,成功获利92元,便想长期做这份“兼职”,“老师”让其做任务获担保信用分。
于是,G先生按照对方的指示完成任务,从中获利906元。接到下一个任务时,G先生没有多想就充值了7099元到平台。不久后,便接到了一个需要充值59474元的任务,这时G先生不想做了,对方就以没有完成充值任务而无法提现余额的理由让其转账。G先生转账后,对方声称再完成一个任务即可提现全部金额,最后,G先生一共向其转账了28万余元。
然而,对方称其完成任务的时间已超过2小时,需要再次充值时,G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于是报警。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警方提醒:利用网络虚假交易的方式刷单,本身就是一种欺诈,大家应当远离。民众在网上找工作时,应注意不轻易透露银行账号、密码、支付宝账号等个人信息,不轻易相信未留固定电话与办公地址的广告。对于薪酬明显比市场报价高出两倍以上的广告,要提高警惕。招聘方若要求先行缴纳费用或多次索取费用,应当立即拒绝,发现其有诈骗迹象,应当立即报警。
温馨提醒
诈骗套路
第一步,前期引流。通过网页、短信、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发布兼职广告,打着“足不出户、高额佣金”的旗号,或以色情内容和免费礼物为诱饵,招募“刷单客”“点赞员”“推广员”,一旦有受害人“上钩”,即将其拉入“做任务”的聊天群。
第二步,小额返利。加入聊天群后,诈骗分子会让受害人在群内领取“新手任务”,“任务”主要是提高平台商家、网店的交易量、信誉度,关注相关公众号、账号,为短视频点赞评论刷粉丝等。受害人完成“新手任务”后,诈骗分子会快速返还小额佣金,用以骗取受害人信任。
第三步,诱导下载刷单APP。在受害人完成前期任务并获利基础上,诈骗分子通常会安排专人在微信群中散布其获得高额佣金的截图,引诱被害人下载虚假刷单APP做“进阶任务”。随后,诈骗分子以“充值越多、抢单越多、返利越多”为诱饵,骗取受害人在刷单APP中垫资充值,实际是将受害人资金转入其提供的银行账户,而受害人的APP账户中显示的金额仅仅是虚拟数字。
第四步,完成诈骗。当受害人完成任务想要提现时,诈骗分子将设置重重障碍,以“任务未完成”“卡单”“操作异常账户被冻结”等各种借口,拒不支付本金和佣金,甚至诱骗受害人加大投入,进而骗取更多资金。一旦受害人识破骗局,诈骗分子将切断一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