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中国医师节丨市水乡中心医院吴志毅:对口支医、抗击疫情,勇“毅”在前!

如今,东莞市水乡中心医院和东莞市人民医院共建水乡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的工作正在推进,双方将实现人员管理、医疗管理、运营管理、信息管理一体化。

作为东莞市水乡中心医院医务科副主任、外科副主任医师,吴志毅正在科主任的带领下紧抓新医院建设、医疗质量管理等工作。

吴志毅今年40岁,从事外科工作17年,对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等疾病诊治有较丰富经验,能熟练开展阑尾切除、疝修补、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痔瘘切除、胆囊切除、泌尿系结石腔内碎石取石、前列腺电切等手术。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2019年9月,吴志毅主动响应国家、省、市号召,递交了支医申请,加入了“东莞驻彝良帮扶医疗队”,担任队长,踏上了支援云南昭通的征程。

吴志毅(左)援滇工作中

他珍惜对口支医的机会,发挥好桥梁纽带的作用,为当地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昭通地处高原,早晚温差大。初到昭通彝良县人民医院,他克服环境带来的不适,全身心投入到每日的查房、危重病人的抢救等工作。

当地医院科室医务人员流动性较大、年轻医生经验相对不足,吴志毅就从规范操作和经验分享入手,加强年轻医生基本理论知识培训,规范手术操作,督促他们认真完成病历书写及病程记录的完善,打牢医生基本功;同时毫无保留地传授各类临床操作技术、辅导临床用药,分享手术经验,解答各类疑惑,进而提升诊疗水平。

由于当地医院的技术相对落后,某些疾病的治疗及手术还采用传统的治疗手段。吴志毅结合所在科室的医疗条件,推陈出新,尽可能地为医院带来更多优质的治疗方法。

在他的帮扶下,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等新技术在彝良县人民医院顺利开展。他积极联系组织医疗队下乡义诊、手术,为他们送医、送药、送慰问品,获得了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吴志毅(左)下乡义诊

新冠疫情暴发后,看到抗疫物资缺乏,吴志毅努力联系扶贫工作组发动募捐,在大家的支持下,成功将抗疫物资送到当地红十字会,解决了燃眉之急。

由于支医表现优秀,吴志毅被昭通市人民政府授予“昭通市荣誉市民”称号,还被评为“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云南支医结束后,吴志毅被任命为东莞市水乡中心医院医务科副主任。他不仅继续参与临床工作,还从医务的角度服务临床。每当有本土疫情的时候,吴志毅会冲锋在前,和东莞千千万万医务人员一样,舍小家顾大家,一次次将疫情扑灭。

2021年6月,麻涌镇出现了“6·18”疫情,新华学院有学生被感染。疫情发生在人员密集的学校,这为防控带来了难度。情况紧急,受医院委派进驻学校,每天起早摸黑,为学生、教师等提供医疗上的帮助,在一个潜伏期扑灭了疫情,学校解封,学生安全回家。

2022年“02·24”本土疫情发生后,摆在东莞面前的是三年来最严峻、最复杂、最棘手的考验,一个多月里,东莞接连应对处置“02·24”“03·03”“03·11”“03·22”“03·30”五波本地疫情及多个外地关联病例,疫情涉及19个镇街(园区)。

当时,东莞需要高频次区域核酸筛查,水乡中心医院作为市属区域中心医院,承担了重要支援任务,医院委派担任支援队的领队,支援东莞多个镇街。

每次的外出支援,都需要提前跟受援地联系,沟通细节、分配人员、规划路线、强调细节、监督个人防护等。

吴志毅

在2022年2月底至3月底疫情严峻的时候,他曾连续一个月都在带队支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保证了采样的有效性,同时做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疫情期间,兄弟城市也曾多次受到冲击,东莞作为新一线城市,也承担起支援的任务。

疫情期间,吴志毅带领医院核酸采样队的足迹遍布从化、珠海、中山等地市。“大雨中、烈日下,浑身湿透、脸上满是勒痕、皮肤被汗水泡白……这些是他们的真实经历,也是所有抗疫医务人员的共同记忆。”

救死扶伤,大爱无疆。从医近20年来,吴志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从医的初心,积极进取、勤奋工作。

吴志毅表示,作为一名医生,接受的是疾病的考验,守护的是人民的生命,追求的是患者满意,坚持的是医者仁心,“我会继续做好本职工作,恪守职业道德,提升服务能力,为医院的建设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