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的谈吐、专注的状态、干练的操作,这是东莞康华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文宗全给人的印象。
从医29年来,文宗全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难度极高的ERCP(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这种技术被誉为消化内镜“皇冠上的明珠”,需要身穿铅服、在射线下完成。他还擅长经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ESV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超声内镜诊疗等先进技术,年均独立完成消化内镜诊疗量5000例次,其中三级和四级手术量360余例。
▲文宗全(右)工作中
近日的一天上午,记者见到文宗全时,康华医院内镜中心人头攒动。
检查前要注意哪些问题?需不需要麻醉?面对患者一连串的问题,文宗全耐心解答。他对患者的各种疑问和担忧表示理解:“生病了,谁都想找到病因,换位思考就能理解患者了。”
内镜是消化科医生眼和手的延伸。文宗全虽然话不多,但对医疗质量要求严格,内镜操作是否规范、观察是否仔细全面、诊断是否准确,他要求年轻医生严格遵守规范,不容许有一丝马虎和疏漏。
内镜医生不仅要熟练操作内镜,还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发现病变的蛛丝马迹。由于细心、专业,文宗全收获了不少粉丝。
患者余阿姨今年73岁,她和文宗全的医患情谊要从三年前说起。当时,她突然腹部不适,在外院做肠镜检查时发现了20多个0.2至1厘米的扁平状和半球状息肉,最后经人介绍找到文宗全就诊。
文宗全为她实施了内镜手术,成功将息肉切除,余阿姨返回了南京。
今年5月,余阿姨在女儿的陪伴下,从南京赶到东莞复查。她在当地医院已复查过胃肠镜,找文宗全再查一次才放心。
这一查发现了问题,文宗全通过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术,检查出余阿姨的横结肠内有0.2厘米的半球状息肉,降结肠也有0.3厘米的半球状息肉,表面糜烂;降结肠的一处占位性病变被确诊为管状腺瘤,通俗地说是癌前病变。
余阿姨的女儿此前也有腹部不适,文宗全也建议她做胃肠镜检查,结果发现她胃底黏膜下有一大小约1.2厘米的肿物,及早进行了治疗。
对内镜医生来说,发现早癌并不容易。在内镜下,进展期的癌症有比较典型的形态,易于识别。而早癌却形态各异,发现的难易程度也各不相同。此外,早癌特别擅长伪装,常常与背景黏膜融为一体,如果医生眼睛不够尖,很容易漏掉,纵容它们发展为恶性肿瘤。
因此,能精准识别出早癌等微小病变,靠的不仅仅是眼力,更是心力,那是一种内镜医生特有的观察力,需要人镜合一。
▲文宗全工作中
2008年,文宗全来到东莞康华医院内镜中心工作,在医院的全力支持下专攻胃肠镜。
内镜治疗被称为“超级微创”,要求精细操作。早年,他通过看资料、看录像、认图谱,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不断学习,曾前往天津市南开医院内镜中心、南方医院消化内科进修,到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培训超声内镜诊疗,学习超声内镜下穿刺术,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成长。
轻微、平稳、准确,没有捷径,只能通过成百上千次操作和认真揣摩,才能练就内镜操作技术。他的各项内镜专业技能和手术水平日臻成熟,那根细长的镜子在他手中就像是延长的手指一样伸缩、扭转、操作自如。由于常年手握内镜旋钮,他双手有着厚厚的茧。所谓高手,“秘籍”是勤奋。
“我仍然觉得自己有很多要学习的。”他坚信,消化内镜技术拥有无穷的潜力,尚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着去探索、去突破。
▲文宗全
文宗全忧心的是,现在的癌症病人比十年前多了很多,且日趋年轻化。对于一些紧急的病情,他需要用“强势”打消患者的顾虑和犹豫。
他举例说,近期有一名40岁患者的胃镜检查发现了异常。这位患者在家突然呕血,被送往康华医院。
经初步检查,发现该患者消化道有出血现象,文宗全通过先进的放大内镜、染色内镜等检查技术和图像增强内镜技术观察病灶,基本确定该患者出血为胃底黏膜下存在7公分的肿瘤并破溃所致,内镜下切除有一定的难度。
“建议尽快切除!你们尽快做决定,我尽快安排手术时间。”文宗全走出治疗室跟家属沟通。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他顺利为患者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胃底肿瘤,历时2小时,成功切除。
患者停止了出血,各项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像这样的抢救,对于文宗全来说早已习以为常,尤其在逢年过节或是三更半夜,为患者内镜下止血、取肿物,抢救急危重患者,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抢救室。
由于患者络绎不绝,文宗全从早上7点多连续工作到下午近2点才吃午饭是常态。他经常在开会和培训时强调:“每一次胃肠镜检查必须认真用心,更要有发现早癌的意识,不能放过一个疑似病变。”
“内镜下没有发现就不可能诊断,没有诊断就没有治疗。”在他的带领下,科室团队大力开展早癌筛查工作,从而提高消化道癌症的早诊率、治愈率。
目前,文宗全带领的内镜中心团队,正在向着更高难度的新术式前进,用他的话来说,打通“隧道”,穿越“高山”,向着更高、更精、更微创、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努力。
知多D
什么人更需要做肠癌早筛?
(1)有大便出血、便不成形、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腹泻、排便疼痛、肿物脱出等症状者。
(2)有肠道息肉病史、有结直肠癌癌前疾病史、便血、黏液便、腹痛、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等消化道症状者;
(3)久坐、熬夜、过量饮酒、压力大等作息不规律者。
(4)有家族肠道不适遗传史。
(5)40岁(含)以上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