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军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非常难得的高级医学人才,大学学的中医,后来又在中山大学医学院攻读中西医结合,专攻心血管临床专业,有着中西医基础,能将两者优势结合运用于心血管危急重症的抢救。在面临去广州、深圳这类当时心血管疾病救治相对成熟、完善的城市,还是来需要进一步发展的东莞,兰军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东莞。
“当时是东莞经济发展的高峰期,经济发展快,但医学发展却没有及时跟上。听说当时东莞人看病更信赖去广州、深圳,但心血管疾病发作就是紧急、危症,给病人就医的时间非常宝贵而有限,相比较而言,我觉得东莞的病人更需要我,我就过来了。”兰军回忆当时,他说,甚至都没有考虑待遇问题,就想着哪里更需要自己,就去哪里,现在想想,他依然表示,对此决定和选择,他从不后悔。
▲兰军
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8点下班
“披星戴月”也“乐在其中”
还没见到兰军之前,记者已经想象到兰医生忙碌的工作日常,作为一名心内科负责人、医生,时间仿佛都不是自己的,只要有急危险重病患,随时都要做好和死神抢时间,“抢命”的准备。
与兰军会谈时,他介绍了自己的工作日常,解答了记者,乃至所有市民的好奇,一位心内科医生到底有多忙?“我每天早上6:00就起床了,晚上要8:00才下班。遇到危重病患上、下班时间就没法算了,一切都要以抢救病人为先!”
他说自己只是医生代表之一,大部分心血管科的医生,一年真正能休息的时间可能不到20天,说是24小时无休,随叫随到,任劳任怨,一点也不夸张。但他说自己和同事都习惯了“披星戴月”,特别是在确认危急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经过“奋战”后,又成功救下生命,终于可以稍微放松,同事间会心一笑,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正是因为工作强度大,时间长,真正留给自己的时间就特别珍惜。兰军笑着说,很多人问他兴趣爱好,他都会说:“睡觉!”抓紧有限的时间里睡个好觉,他说这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奖励,为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一轮的“奋战”中。
▲兰军带队查房并了解患者身体情况
二十五年深耕心血管领域
年指挥、参与各类手术超1500例
兰军1998年加入了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内五科(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他从医25年,长期在心血管内科工作,抢救了大量心血管内科疑难危重患者,具有冠脉介入及起搏器植入证书,进行冠脉介入诊疗及永久起搏器植入等相关介入研究和临床达24年。近5年每年进行各种介入治疗,包括冠脉介入、起搏器植入、电生理治疗、结构性心脏病介入等疾病介入超1500例,抢救了大量危重患者。作为本专业领域的主要专家,参加各种疑难危重病例重大会诊,在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中表现突出,得到全国乃至国际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他还是东莞首批操作、运用DSA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的专家之一,在他的带领下,培养出大批心血管疾病治疗优秀人才、团队。
兰军作为广东省知名心血管专家,积极参与国家及广东省举办的各类学术会议并分别担任主席、主持、讲者,还积极参与对口帮扶,多次前往贵州等地进行对口医疗帮扶,同时,大力推动工作医院和东莞市心血管界在广东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他作为东莞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联合各成员进行各种国家中心的创建,使东莞市心血管诊疗水平在广东省位居前列。
2017年通过国家胸痛中心建设,他在医院的胸痛中心的建设中担任胸痛总监的工作,对于胸痛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医院胸痛中心的各种制度及人员结构,设计胸痛建设的各种流程并加以培训。除此之外,带领团队创建了中国房颤中心、中国心衰中心,并正在进行中国康复中心、中国高血压达标中心、中国瓣膜病中心的创建工作。
“我带领团队、指挥、参与的各类手术,每年超过1500例,基本上全年无休,但我乐在其中,感到很充实。” 兰军对记者说。
在进行治病救人本职工作的同时,兰军还主动担当,做了大量本领域科研、培训、制度制定等工作。他直言,没有责任感,没有奉献精神,没有激情,几乎是做不了治病救人这件事儿的。“我奉献了所有的青春与激情投身于医疗事业,悬壶济世是我的工作,更是一种理想和追求。”他说,现在很多人问他已经是50多岁的年龄了,为什么还那么努力,他都会淡淡地笑着说:“孩子大了,也不用我操心,但我还想多做一些事情,因为我做的事情很重要,我要争分夺秒拯救生命!”
▲兰军给年轻的医生做专业性的辅导
拯救外国友人,后来成了朋友
谈到这份工作带给自己的困难、挑战和收获,兰军说收获远超所有困难和挑战。
他说自己曾经救了一位30多岁奥地利国际友人的命,没想到后来还成了朋友。当时,这位患者在东莞旅游,突然休克。“记得那天晚上他被送来的时候人已经休克了,属于急性心肌梗死,情况非常危急!”兰军和团队发现溶栓效果不好,及时决定做造影,发现血管闭塞,最后通过支架治疗,开通血管抢救,这位外国患者才脱离了危险。
抢救回来之后,这位奥地利友人回国了,但他一直和兰军保持着长达10多年的联系,每逢节假日,他就会通过邮件向兰军送上祝福,他非常感谢兰军,在异国他乡让自己的生命得到挽救,这才能让他顺利回国,和家人继续幸福、平安地生活。兰军记得最深刻的一句话是,这位国际友人对他说:“感谢兰医生!你不仅救了我的命,更体现了中国医生的职业素养和一流水平,我相信中国医生,更热爱中国这个友好的国家!”
2019年亚洲马拉松锦标赛在东莞举办,兰军作为医生专家团队成员之一,在活动现场挽救了一名心跳骤停的马拉松运动员的生命,他救人的事迹迅速在各媒体、网络传播开来,他成了大众心目中的英雄,也因此被评为优秀工作者。
随着兰医生救人事迹的传播、治病救人医术的好口碑,东莞周边,甚至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前来东莞,找他问诊看病。兰军说,由于病人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太多,办公室放不下了,他只好全部整理好,拿回家中细心存放:“相比较患者、社会送给我的锦旗、荣誉证书,我更看中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认识的每一个鲜活的人!”兰军说,他们是把命交到我们的手上,这就是最大的信任,也是我最大的责任,我和团队要尽全力,对得起这份信任。
攻坚克难,希望后继有人
作为心血管医生,在工作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便是危急状况,但经常会碰到。因为心血管这种疾病来得急,需要医生胆大心细,做到“艺高人胆大”。但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所以需要一个团队一起来配合,借助团队的力量。“其实任何医院都是一个小的团队,而整个东莞就是一个大的团队。”兰军说,自己是心血管分会的主任委员,下辖的国家标准版的十几家胸痛中心在就近救急方面,都有能力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但仍需要团队的优质提升和扩充。他谈到,遇到疫情等状况时,人手和团队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疫情降级管理后,群众集中阳的人很多,这个时候医院的医护人员也纷纷中招,但医生不能不在岗,特别是心血管科这类随时可能有危急重症发生的科室,当时,兰军和团队就面临了自己发着烧,也不敢休息的情况,“大家都互相支持和鼓励,基本上人可以走路就要在岗,这是医生的责任与担当。”兰军说。
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后,兰军有了更多工作想法。因为中医院作为一个以中医为主的治疗手段的医院,在危急危重症救治方面需要一个规范化、标准化的治疗,在现代医学的救治方面,他希望心血管团队能以五大中心(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心脏康复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作为抓手,争取在未来几年实现标准化,而且是高水平的标准化,达到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完美结合。“现在我们医院的心血管已经是省的优势学科,争取未来五年达到国家现代医学的先进水平。”兰军说。
节日寄语
希望年轻医生拥有一个更好的平台
在今年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兰军说,希望国家重点优势学科能够创建成功,希望能够后继有人,希望年轻医生拥有一个更好的平台。
兰军作为东莞第一届“最美医生”,把所有的青春和热情都奉献给了东莞和患者。对于他自己而言,医生远远已经不只是一个职业符号,更是追求和信仰。
不计成本,永远将生命排第一位。“我们拯救的是一个人的生命,也是一个家庭的生命,身上的担子任重道远。”他希望同仁能充分利用当下的好平台、好技术支持,晚辈在长辈带领下,努力掌握技术,学习技艺,用精湛医术为人民服务。充分认识做医生,特别是心血管内科医生的价值,“我们辛苦,但拯救了生命,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我们无怨无悔。”兰军悉心叮嘱晚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