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菜如同逛超市!塘厦18家市场升级改造成这样→

农贸市场是市民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自塘厦镇开展创建广东省文明镇工作以来,不少农贸市场面貌已焕然一新,给广大经营户和市民带来更多的便捷和舒适。

老旧市场焕然一新

在三局农贸市场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独具徽风皖韵的门楼,走入市场内,市场内宽敞明亮,用不同颜色划分为蔬菜、鲜肉、海鲜与水产档、干货、米面豆制品等业态,地面干净整洁。

整个市场的消费环境、交易秩序、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都得到了极大改善。曾经让人印象“脏乱差”的菜市场,如今焕然一新。

市场内的档主告诉小编,自从市场升级改造以来,环境好了,档口面积变大了,前来采购的顾客也变多了,只有租金一直保持着原来的水平。

走进升级改造后的林村市场,蔬菜区、鲜肉区、海鲜海产区、熟食区、日杂区等共150多个摊(档)位采用干湿分区,生熟食分离,相近的业态进行抱团经营,群众采购更加方便。

林村市场工作人员介绍,每天到市场采买的市民不低于4000人,市场管理处安排定人定岗定责保洁,保证市场干净整洁;此外,市场管理处还分别为机动车和电动自行车划设了停车位,并且90分钟内免费停车,方便前来采买的市民群众。

擦亮农贸市场新颜值

为让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放心、更舒心,塘厦镇聚焦统筹谋划、特色打造、监管执法等方面,大力推进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助力塘厦镇创建广东省文明镇。全镇21家农贸市场,完成品质提升工作的市场18家,完成验收市场16家,其中达五星标准的市场10家,四星标准6家,品质提升各项工作均走在全市前列。


01

高位统筹,强力推进,提档升级有抓手

塘厦镇成立农贸市场品质提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和三个专项小组,统筹开展规划改造、产权优化、规范管理等工作。制定农贸市场品质提升工作任务清单,列出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间,并定期更新进展情况,确保责任清晰、情况明了。建立农贸市场“场长制”,明确镇级总场长、村级场长和副场长具体职责,通过线上高效沟通+线下定期研讨,做到短期攻坚和长期治理相结合。

02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改造成果有特色

前期安排相关部门业务骨干下沉各市场,调研经营实际情况及软硬件配套设施情况,并积极与市工作专班沟通协调,明确升级改造方向。对照市级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标准,结合市场实际需求,按照“因地制宜、一场一策”原则,分步打造21家规范型农贸市场。改造后的农贸市场在硬件建设、管理制度上均得到明显提升,食品、消防、环保、疫情防控等各类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消除,未发生租金上涨的情况,档位出租率达85%以上,市场客流量较改造前提升15%。

03

强化监管,倒逼诚信,规范经营有保障

组建镇、社区两级农贸市场综合管理队伍,常态化开展市场内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经营秩序等日常监督检查和执法规范工作,做到人员相对固定、检查频次固定、报告周期固定。加大市场整治力度,对全镇农贸市场的2091台计量器具实施免费检定,责令其中不符合要求的490台下架整改。建立农贸市场红黑名单和公示榜,对各相关部门、相关工作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考核,定期通报、约谈、媒体曝光,倒逼各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接下来,塘厦市场监管分局将按照《2023年塘厦创建广东省文明镇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大力开展农贸市场品质提升行动,有序推进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提升规范化、智慧化、现代化水平,突出抓好农贸市场公益宣传、环境卫生,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监管,营造整洁有序、安全放心的消费购物环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