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青年干部!莞佛两座“万亿”城市首次合办中青班

10月9日-13日,2023年秋季学期东莞佛山两地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东莞举行。围绕“聚焦制造业当家、推动高质量发展”,莞佛两地的青年干部一起学习交流、互促互进、共同提高,结下深厚的友谊,为两地高质量发展搭建新的桥梁。

此次中青班由东莞、佛山两座“万亿”城市首次联合举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合力推动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创新发展。培训班为期两周,分两个阶段举办,通过“集中授课+现场教学”模式,着力培育一支政治素质高、理论水平好、业务能力强的青年干部队伍。

搭平台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10月11日,莞佛中青班一行来到东莞工业数字大厦,详细了解大厦建设定位、促进中心服务内容以及阶段运营成果。

去年4月27日,东莞市工业数字大厦揭牌成立,以“集聚数字产业化,赋能产业数字化”为目标,创造性将行业协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及需求方链接到一起,是东莞市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生态的首个数字化转型汇聚平台。现已入驻数字化企业服务商超60家,涵盖研发设计、经营管理、生产制造等24种以上数字化转型产品。

参观期间,学员们积极提问,并对大厦及协会的服务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看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大厦的切实落地与稳步推进,学员们看到了东莞正着力破解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的瓶颈难题,全力帮助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掌握发展主动权。

推进镇村工业园整治改造拓空间

步入厚街溪头社区,在机器轰鸣声中,莞佛中青班学员们脑海中描绘出现代化新厂房一一落成的景象。在相关负责人的介绍下,这一东莞向存量要效益、拓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空间的“工改工”案例在学员们面前呈现。厚街溪头社区“工改工”项目,是第一个村集体连片自改“工改工”项目、第一个村集体转为国有建设用地产业项目、第一个招引产业综合运营商开展工作项目。

溪头社区一方面用大巴车组织社区居民外出学习考察,随后又连开了6场项目讲解会,把项目“掰开揉碎”讲清楚;另一方面,多次深入项目所在园区的企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贴身服务。仅用一年半时间,已基本完成企业自主清退、旧建筑拆除等工作,按计划,项目一期工程将于2024年底满足企业进场调试设备。

学员们纷纷表示,项目是一个镇村工业园整治改造、“拓空间”这场“空间革命”的鲜活东莞样本,推动以高质量土地空间承载高质量项目建设,带动企业、地方高质量发展。

以科技创新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莞佛中青班一行还参观了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和中国散裂中子源,感受大科学装置的科技魅力。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布局前沿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创新样板工厂、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四大核心板块,致力探索“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目前孵化42家产业化公司。

散裂中子源是国家大科学装置,目前已完成800多项研究课题,有力支持多项国内外、大湾区前沿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同时,构建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粤港澳专用谱仪及合作谱仪,为粤港澳科技合作提供有力支撑。

近距离感受前沿科学,学员们看到了东莞以科技创新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信心,更对大湾区未来发展充满希望。莞佛两地还将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共建干部教育培训优质资源库,打造红色经典教育路线,建立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机制,推动人才工作融合发展,在更高水平上发挥“双城”联动作用,努力为全省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学员声音/

东莞市发改局创新和产业发展科科长袁锡江:作为一名发改人,一方面要加快重大科学装置的规划建设,提升松山湖科学城创新发展新动能;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激发大装置大平台的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培育未来产业,让科技成果更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二庭副庭长、一级法官彭燕:作为一名中青年干部,作为一名法院人,我们要立足新时代新使命,像许许多多献智献力、精益求精的谋划者和建设者们一样,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东莞高质量发展。

东莞市应急管理局凤岗分局局长、一级主任科员叶深华:作为应急管理系统一员,我将增强担当意识、迎难而上,大力推进镇村工业园安全整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和指导服务,助力拓展高质量土地空间,为承载优质项目建设提供安全保障,为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东莞市东坑镇党建工作办公室主任周海燕: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唯有走好“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深度融合的道路,才是取胜之道。相信东莞在大装置、大平台的加持下,在“敢为人先,众志成城,永不言败,勇攀高峰”的篮球城市精神引领下,一定会乘风破浪,“造”出未来!

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廖俊晟:作为东莞市属“城市与产业综合投资运营平台公司”的一员,我们将充分发挥在产业园区建设运营和科技服务方面的经验,加快推动东莞产业链的迭代升级,助力东莞度过短期的阵痛期,实现制造业及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佛山市委办公室行政科科长王筱丽:东莞、佛山都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而今也是身处粤港澳大湾区的节点城市,同时也都同样有着代言中国智造的梦想。只有科技创新,才能更好服务广东制造业,而科技赋能制造业,才能更好为坚持以制造业发展的城市插上腾飞的翅膀。

共青团佛山市禅城区委书记陈勃冲:实地参观东莞工业数字大厦和有关企业,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有较深体会,数改智转势不可挡,必须顺势而为;数改智转有利可图,要过认知关、更要过决心关;数改智转最讲究个性,没有复制粘贴的经验,只有自我摸索的成长。

佛山市佛铁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冲:相比佛山,东莞在基础科学研究,创新成果转化投入了更多的资源,投资最前沿的大型国家级科研基础设施,这些科研领域均处于全球较领先领域,虽然短期无法看到经济效益,但长期衍生出的科研价值以及成果转化无可估量。同时,也吸引了全国优秀的科研团队人才进入东莞,对东莞的产城融合、产学研融合有极大提升效果,推动重大科研成果在各个领域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