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莞力量②丨麻涌镇:“五治”融合 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活力

出租屋管理是社会治理中的“微细胞”,也是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之一。近年来,麻涌镇坚持创新社会治理工作,聚焦出租屋流动人口管理难题,探索优化出租屋管理模式,全面强化科技支撑,有效提升出租屋管理服务效能。

事实上,出租屋管理服务效能的提升,只是麻涌镇平安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麻涌镇建立基层综合治理的体制机制,突出“五治”融合,有效化解各类矛盾风险,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活力,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2017年-2022年连续六年平安建设考评优秀,今年获颁平安广东建设首批“一星平安鼎”。

■麻涌出租屋安装智慧门禁系统

科技加持

优化出租屋管理模式

日前,在麻涌镇大盛村一幢出租屋,房屋主人刘先生站在自家出租屋房门旁的小屏幕前进行识别,随着“滴”的一声,房门就自动打开了,走进屋内,房门随即缓缓自动闭合。

不用钥匙、不刷指纹、不用摘口罩,只需人脸识别,就能开锁进出家门。“安装了出租屋智能门禁系统,上面有摄像头,人员的进出都能抓拍到,出租屋治安也有了保障,我们的管理更加方便了。”房东刘先生说。

近年来,麻涌把社会治理作为提升末端执行力的“试金石”,从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政治高度来统筹推进,深入研判当前东莞“双万”新起点上社会治理的难点堵点,针对人口倒挂严重的情况,瞄准出租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这一关键切口,做实“微治理”大文章。

出租屋智慧门禁系统紧紧围绕社会治理中“人、屋”核心要素,以科技手段为保障支撑,创新和拓宽应用场景,使人员信息采集由被动登记转变为主动登记,同时能够确保人口数据的准确鲜活,在无感识别、快速通行中实现一系列管理功能,可以及时了解出租屋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出租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治安防控的能力水平。

为了发挥出租屋管理数据的社会治理最大效能,麻涌镇注重部门联动、条块结合和联防联控,实现出租屋管理数据与公共安全、民生服务等其他数据系统的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让数据信息多跑路,安全问题少发生。

自智能门禁系统使用以来,麻涌已安装智慧门禁2000套,门禁授权数为73909人,实现了风险防范由传统的人防向“人防+技防”转变,推进出租屋服务管理提档升级,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五治”融合

激发社会治理活力

社会治理涉及领域广泛、主体多元,需要多措并举才能取得实质成效。优化出租屋管理模式,只是麻涌镇以智治强支撑推动社会治理能力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抓手。

近年来,麻涌镇紧紧围绕平安建设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目标和要求,突出“五治”融合,不断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麻涌镇以政治强引领,强化“一盘棋”思维,坚持党建引领、整体布局,将全镇13个村、两个社区划分成33个网格,包含140个党支部,打开网格化管理与基层党组织良性互动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积极构建“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最大限度把社会各类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前端。

以法治强保障,依托镇、村(社区)两级综治中心建立了法律服务平台,由法律顾问、法学会员和“一村一警”为广大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推动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开展,维护社会稳定。

以德治强教化,发挥乡贤文化、家训家风、生活礼俗的教化作用,开展“道德讲堂”“文明家庭”“麻涌好人”“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以自治强活力,在加强村(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的同时,吸纳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平安志愿者协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涌现出漳澎村“张穗增个人调解工作室”、大步村“五老调解队”等一批有特色调解组织,推动群防共治。

以智治强支撑,依托“雪亮工程”,建立了“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为促进全镇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大增量”。

麻涌镇全力打通“五治”融合经脉,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麻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