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小伙伴们注意!
东莞滨海湾新区、谢岗镇、石排镇城中村改造又有大动作!
快跟小编一起来看!
1962亩!东莞滨海湾新区
武山沙城中村片区将大变样!
8月16日,东莞滨海湾新区管理委员会发布《东莞滨海湾新区威远现代化产业园区(武山沙城中村片区)统筹规划草案的批前公示》(下称《公示》)。

根据《公示》,东莞滨海湾新区威远现代化产业园区(武山沙城中村片区)位于滨海湾新区威远岛西北部,西北两面毗邻太平水道、南邻广深沿江高速、东至海战馆路北延段,总面积约130.8公顷(1962亩)。

园区内产业用地面积总计约50公顷(750亩),占园区总面积的38%,还将适当布局居住、商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绿地等配套设施。
在用地开发方面,产业用地开发量约185万平方米,二类居住用地开发量约8.6万平方米,商住用地开发量约13万平方米。
武山沙城中村片区共划分4个单元,均为政府主导改造单元。片区规划“五横三纵”的主次干路网格局,加快构建“内畅外联”的道路交通体系,总路网密度将达到9.10千米/平方公里。其中,“五横”包括外环岛路西延段、横二路、天培路、东湾大道、横五路-横七路,“三纵”包括外环岛路西延段、纵二路、海战馆路北延段。

▲威远现代化产业园交通路网图
从空间结构规划来看,威远岛北部片区将划分成“西学、中产、东城”为三大片区,形成“一轴、双芯、三片区、六脉”的空间结构。其中,威远现代化产业园将承担片区科创、产业服务中心功能。
威远现代化产业园整体在大学科技园北园(即生命健康产业基地)范围内, 基于东莞产业基础、临近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科研优势以及生命健康医疗产业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发展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健康服务三大产业方向,致力于打造绿色、生态、多样化空间的产学研一体大学科技园区。

▲威远岛北部片区空间结构示意图
目前,威远现代化产业园首期项目——中交滨海湾科创智造园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中交滨海湾科创智造园总投资19亿元,以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规划建设企业总部、中型生产空间、研发中试车间、共享实验室、产业孵化器等多重产业空间,总建筑面积超 25万平方米,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3亿元,年税收达1.2亿元。
作为滨海湾首个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该项目以“央企+地方国企+属地社区”三方参与的模式进行开发。
按照计划,项目将于今年9月完成地下室施工、年底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力争在2025年10月竣工交付投入使用。与此同时,项目同步推进园区招商工作,争取超额完成年度签约意向入园企业2.5万㎡的目标。
拆迁补偿方案公布
谢岗镇这些城中村片区要改造
近日,谢岗镇政府官网接连发布,关于征求《谢岗镇银湖城中村改造(现代化产业园)产业类项目拆迁补偿方案(试行)》公众意见的公告(以下简称“拆迁补偿方案”),以及《关于东莞市谢岗镇银湖现代化产业园区(谢山村、大厚村、大龙村、黎村村城中村片区)统筹规划的批前公示》(以下简称“批前公示”)向社会公开征询公众意见。


园区总规模7720亩
跟据批前公示,谢岗镇银湖现代化产业园区(谢山村、大厚村、大龙村、黎村村城中村片区)位于谢岗镇东部产业组团,银丰路城市发展轴穿越而过,是谢岗重要的产业平台之一。园区东至黎村村,南至莞惠公路,西至银瓶站TOD片区,北至粤海大道,总规模为514.67公顷(7720亩)。

园区以产业功能为主,并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打造优质现代化产业社区。园区范围内,规划工业用地299.37公顷,约占片区总面积的61%,于园区中部集中打造一处集回迁安置、保障性住房、商业街区、体育公园、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配套组团。园区合计规划二类居住用地16.42公顷,约占片区总面积的3.36%。

在开发容量方面,园区产业用地容积率在2.5-3.5,传统产业用地开发量约为672.06万平方米(含现状保留);居住用地开发容量约57.48万平方米。
在路网体系方面,园区规划形成“三横三纵”的路网骨架结构,构建对外联系便捷,内部次支路网合理分布的路网体系。园区总路网密度为5.22km/km²。
在单元划分方面,园区内共计划分20个改造单元,其中政府主导单元8个,村集体自改单元1个,权利人自改单元5个,公开招引实施主体单元2个,现状保留单元2个,整治活化单元2个。
以3500元/㎡作为
计算基数折算建筑面积
拆迁补偿方案显示,集体工业用地、国有出让工业用地及地上房屋采取货币补偿或物业补偿方式,由被拆迁人自行选择,补偿标准如下:
(一)被拆迁人选择货币补偿的,土地及地上房屋按照市场评估价给予货币补偿。
(二)被拆迁人若选择物业补偿的,可将工业用地及地上房屋的货币补偿额按工业安置房项目综合开发成本单价(3500元/平方米)作为计算基数折算成建筑面积。
安置房交付时,该项目的综合开发成本结算单价与计算基数差异值在±10%以内(含本数)的,物业补偿建筑面积不退、不补;
结算单价超出计算基数10%以上(不含本数)的,不扣减物业补偿建筑面积;
结算单价少于计算基数10%以上(不含本数)的,相应增加物业补偿建筑面积,增加的物业补偿建筑面积=货币补偿额÷综合开发成本结算单价-货币补偿额÷(计算基数×0.9)。
涉及集体土地流转、以租代售、股权合作等历史情况,由集体经济组织结合历史协议约定和相关法律法规,经集体经济组织表决,在整体补偿安置中包干处理。
生产经营设施、设备等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后确定搬迁补助费用。不能搬迁或者拆除后无法恢复使用的,按照评估后确定的重置成新价进行补偿。
有合法经营手续的经营性场所(含经营性场地和房屋),且相关生产经营活动存续的,以权籍调查确认的建筑面积为核算基数,停产停业损失参照谢岗镇同类型房屋市场租金进行核算,停产停业期限按照6个月计算。房屋市场租金通过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后确定。

此外,自本方案公布之日起,银湖现代化产业园范围内未经批准实施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改变用途等不当行为增加的补偿安置费用、补偿安置项目,均不纳入补偿范围。
园区规划涉及5个村
石排镇石崇片区城中村改造有进展
8月16日,石排镇政府官网发布《关于东莞市石排镇现代化产业园(石崇片区城中村)统筹规划的批前公示》(以下简称“公示”),征求公众意见。

公示内容显示,石排镇现代化产业园(石崇片区城中村)位于石排镇北部,紧邻石排中心片区,是石排重要的产业板块。园区规划涉及水贝村、福隆村、黄家坣村、向西村、田寮村,范围北起石崇二横路,南抵海仔河,西至规划十九路和龙田路,东至向沙路,面积约355.47公顷(5332亩)。

片区改造重点包括:做好厂房、民房安置,完成政府收储区内用地收储工作,招引龙头企业;通过改造打通海仔北路、向沙路等主要道路;清退海仔河沿线旧厂房,塑造高品质滨水休闲空间。
据了解,园区整体布局以工业用地为主导,规划工业用地202.97公顷,占园区总面积57.10%。规划居住用地39.07公顷,位于在园区南部和东部,靠近海仔河和现状人才公寓布置,教育设施、文化设施、社区公园等围绕居住用地布局,构成园区生活服务配套。

园区开发容量共756.38万平方米,其中,传统产业开发容量共684.49万平方米,容积率取值为2.0-4.0;居住开发容量共71.89万平方米(其中现状旧村31.63万平方米,现状人才公寓11.59万平方米,安置房5.8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22.87万平方米)。
园区规划形成“两横两纵”的路网格局,主要依托石崇大道、石洲大道、海仔北路、向沙路组织对外交通,内部通过龙田路、石崇二横路、石崇横路、向西工业一路、鸿运路等道路串联工业、居住等用地,片区路网密度为7.22km/km²。

园区内共划分26个单元,其中,单元07、12、15、16、17、18、19、20、21、22拟采取政府主导模式实施,单元02、03、04、05、06、09、11、13、14、23拟采取公开招引实施主体模式实施,单元01、08、10、24、25、26拟采取村集体自改模式实施。
以上有你所在的地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