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说|刘国光:提交六份建议 聚焦民生与社会治理

2025年东莞两会上,东莞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刘国光带来了六份建议,涵盖营商环境、住房保障、教育资源均衡、医疗服务提升等多个方面。凭借其专业的法律背景,刘国光格外留意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方面的问题,积极收集关于完善法律法规、优化司法流程等方面的意见。

六份建议聚焦民生与社会治理,校园食品安全成重点

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的建议》中,刘国光认为校园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

微信图片_20250226185545.jpg

刘国光建议,教育部门应将校园食品安全视为重中之重,常态化开展自查整改活动,从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学校中吸取教训,强化风险管控,全力提升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水平。

中小学校食堂要以创建 “师生满意食堂” 为目标,加大投入与政策支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抓好从业人员培训与持证上岗,把好食品采购、加工等各个关口,定期检查,防止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提供营养丰富、品种多样的饭菜。

在供餐方式上,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自办食堂,若选择外包或外送快餐,需经上级同意并公开招标,评标中要有家长代表参与。食堂运营要坚持公益、非营利原则,监管伙食质量与价格,杜绝拿回扣,建立财务公开制度。

校长作为用餐服务质量第一责任人,学校需健全管理机制,明确责任主体。要利用暑期开展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员业务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将食品安全纳入平安校园建设,引入第三方服务开展检查,组织开放日活动,市场监管部门也要加强监督。此外,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检查、培训,协助创建食品安全规范化,考评其工作质量并加强管理。建设智能安全防范信息平台,开发食品安全管理模块,借助大数据和网格化管理,实现全过程动态监管,落实责任,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以专业之能履职,铸发展之力

刘国光作为广东国智(东莞)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党支部书记,同时身兼多项社会职务,包括东莞市人民政府立法咨询专家、东莞市人民检察院听证员、东莞市法学会理事等。多重身份赋予他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厚的责任意识。当谈及这些身份时,刘国光表示:“每一个身份都是一份责任,我希望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社会资源,为东莞的经济社会发展出一份力。”

建言献策是人大代表的重要职责。刘国光坚持 “四个勤”,深入调研,掌握大量一手资料,提出高质量建议。过去三年,他共提交20份代表建议,涵盖经济发展、安全生产、司法工作等多个民生重点领域。其中,《加快餐饮业环境污染防治立法建议》《关于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建议》等被评为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有力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

(记者 阳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