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工厂”如何“智”造未来 2025中国(东莞)切削工业装备博览会盛大启幕

5月23日,2025中国(东莞)切削工业装备博览会在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华南地区切削工业领域年度盛会,本届展会以“数链协同·智造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顶尖技术与创新成果,为行业搭建高效交流平台。

开展首日,3万平方米展馆内人潮涌动,500余家尖端企业携前沿产品亮相,五大核心展区(金属切削机床及附件、金属成型机床、机器人及自动化、暖通空调与洁净设备、工量刃具)全面覆盖工业全产业链,吸引逾万名专业观众到场参观洽谈。

今年3月,东莞成立了工业母机与模具创新联合体,这一平台整合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高校院所的优势力量,针对工业母机领域“卡脖子”难题开展协同攻关,助力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对高端装备的需求,为东莞制造业向高端迈进注入强劲动力。

“我们对联合体的发展充满信心。在技术研发层面,期待联合体各成员企业持续加大投入,在高端数控系统、精密传动部件等关键领域实现更多突破,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在产业带动方面,希望通过核心技术的创新应用,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东莞,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工业母机产业集群;在生态构建上,依托联合体深化产学研合作,培养一批专精尖技术人才,形成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让东莞制造在高端装备领域占据更重要的地位。”本次活动中,东莞市科技局副局长张健表示。

工业母机是制造业的“心脏”,是国之重器,更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当前,全球制造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工业母机的自主创新与国产化替代已成为我国制造业突破“卡脖子”技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东莞市工信局副局长刘庆棠表示,东莞作为全球知名的制造业基地,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庞大的产业集群,在工业母机领域具备深厚的产业基础与创新活力。近年来,我市通过政策引导、成立创新联合体、筹建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一系列举措,积极推动工业母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市工信局将一如既往地为工业母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资源保障与服务优化,全力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

作为由厚街企业牵头的东莞市工业母机与模具联合创新体成员单位之一的乔锋智能,本届展会带来了其最新升级的高速高精度零件加工中心。乔锋智能现场工作人员邹彦松介绍,该升级的加工中心具有高速度、高效率、大行程等特点,可应用于新能源、通信、汽配、机械、医疗等行业。

年产销工业机器人5000余台的帕帕雅机器人公司,本届展会主推CNC上下料机器人。“产品在整体的性价比包括稳定性方面,与同类产品有很大优势,使用寿命提升30%以上。”其营销总监郭绍铂介绍说,通过参与此次展会,企业不仅可以展示自身的创新能力,还能借助展会的影响力扩大市场知名度。

开展当日上午,2025中国(东莞)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同步开启。论坛聚焦“自主创新”与“产业协同”,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万珍平、东莞理工学院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东莞联合实验室主任尹玲以及乔锋智能公司、中泰公司、工商银行东莞分行等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发表主旨报告,剖析了国产机床在精度控制与可靠性领域的创新方向,展示国产高端装备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突破,介绍最新的金融支持专项支持政策,助力企业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当日下午举行的“制冷赋能绿色共进”工业领域制冷技术应用与节能技术发展交流会上,美的集团等企业代表就企业核心竞争力展开分享。

本次展会将持续至5月25日。据悉,明日展会将迎来两场重磅新品发布会:某磨削品牌将首发新一代高速加工中心,国内某龙头企业则将展示基于AI的智能刀具管理系统。此外,多场技术对接会、供需洽谈会也将同步开展,助力企业精准对接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