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4.8%!透视东莞“挑大梁”密码

核心提示:

7月23日,在全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暨市委财经委会议上,东莞经济“半年报”出炉:上半年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67.84亿元,同比增长4.8%,比全省高0.6个百分点。

 

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这份“期中答卷”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增长潜力,切实发挥了经济大市挑大梁的重要作用。成绩单的背后,是东莞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动能加速转换的生动体现,为实现“全年好”打下良好基础。

 

行至半山,更应“快马加鞭”;船到中流,更应“奋楫者先”。下半年,东莞将积极作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精准发力打好下半年经济攻坚战,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图片

 

 

 

图片

 

 

 

 

外贸创历史同期“新高”

 

 

作为外贸大市,今年上半年,东莞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贸环境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市进出口货值达7492.8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位居全省第二,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3.6和12.5个百分点,实现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总体呈现总量新高、增可观、质量提升的向上态势

 

 

尤为可贵的是,二季度进出口环比增长10.3%,连续15个月保持正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增长动能。

 

 

这份“成绩单”不仅体现在“量”的突破,更彰显“质”的提升。民营企业作为外贸主力军,进出口规模达4695.4亿元,同比增长24.4%,占全市比重提升至62.7%,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25.5%,自主品牌占比持续提高

 

 

市场布局上,东莞既稳住了欧盟等传统市场,增长10.9%,又在新兴市场实现“多点开花”——对东盟、印度、中东、中亚五国等进出口增速均超20%,最高达63.6%,多元化贸易格局有效对冲单一市场波动风险。

 

 

图片

潮玩雕塑“劳拉”(图源:东莞+)

 

 

这是东莞全力开拓多元市场,打造增长新引擎生动体现。今年4月,东莞印发《东莞市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工作方案》,从开拓多元市场、夯实产业基础、加大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等多个方面,优化外贸发展环境,助力企业稳健前行。

 

 

产品结构上,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23.4%,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东莞智造”表现抢眼;而“潮玩”产业更是风靡全球,940家玩具企业出口覆盖115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外贸新增长点的生动缩影。

 

 

图片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东莞作为外贸大市,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在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模型博览会上,东莞展团以“粤贸全国·东莞制造”双标识特装形象亮相,49家莞企斩获意向订单。在第137届广交会上,458家莞企参展,推动内销业务发展,在新兴市场寻找新合作伙伴。

 

图片

 

外贸成绩单的亮眼成绩,不仅是东莞经济韧性的有力证明,更是“经济大市勇挑大梁”的生动实践,为全省乃至全国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提供了“东莞样本”。

 

 

图片

 

 

 

新动能加速成长

 

 

东莞是制造业大市。上半年,东莞工业经济交出一份稳中有进、质效双升的成绩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展现出经济大市的坚实底盘。

 

 

其中,东莞第一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增长8.8%,化工制造业实现12.4%的增长主导产业跑出“加速度”,彰显东莞制造的硬核实力的基础更加牢固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7.5%和9.1%,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新动能展现强韧性”,“”的动能更加强劲。

 

 

当前,东莞正全力构建8+8+4”现代化产业体系,涵盖8大传统产业、8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4大未来产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先进制造业通过融合高新技术与制造流程,推动产业升级并形成新质生产力,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支撑。

 

 

图片

▲位于松山湖科学城的中国散裂中子源 陈栋 摄

 

 

东莞出“实招”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今年3月,工业母机与模具创新联合体成立。截至目前东莞已组建4个创新联合体,涵盖新能源、新一代通信、未来食品、工业母机与模具等领域,预计投入科研经费总额超5亿元。 

 

 

另一组数据更可见东莞政策推动落地见效的成果:今年上半年,东莞服务器产量同比增长408.8%,集成电路增长89.9%,传感器增长67.3%,电子计算机整机增长44.3%

 

 

图片

 

今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人工智能成为全球最热风口。依托丰富的制造业应用场景,东莞发布“一号文”,重点发力“AI+智能制造”“AI+智能终端”两大关键领域,增强“东莞制造”核心竞争力,推动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

 

 

从全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正式开服,到发布工业AI应用创新挑战“百景大赛”,再到滨海湾“灵犀岛”即将动工……丰富的制造业应用市场,让东莞这座国际制造业名城成为人工智能落地的绝佳实验场。

 

 

图片

 

 

低空经济领域,东莞泛低空企业数量在省内仅次于广州、深圳。目前,东莞发布了《东莞市2025年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典型案例清单》和《东莞市2025年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全力打造“低空场景”之城。

 

 

东莞工业经济不仅的基础更加牢固,的动能也更加强劲,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

 

市场主体

与消费市场稳步增长

 

 

 

 

市场主体数量是市场活力的直观体现。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工商注册登记户数189.10万户,同比增长5.5%;其中,新兴产业注册登记户数76.92万户,同比增长16.2%。靓丽的数据折射出东莞市场主体规模与活力同步提升,凸显了东莞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图片
位于寮步镇的山姆会员店东莞首店

 

 

市场主体发展是东莞营商环境优化的缩影。今年以来,东莞深度整合“企莞家”平台和企业服务专员队伍,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统一对企服务体系。出台《持续优化“三项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若干措施(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消费是经济循环的终点与起点。从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看,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5.55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

 

 

图片

 

 

这背后,是东莞今年以来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多渠道激发消费潜力。

 

 

东莞整合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潮玩产业、全运会等,加强文旅与消费、潮玩、体育的跨界融合,市镇联动开展“湾区周末IN东莞”品牌活动。“五一”期间,2025东莞超级草莓音乐节在虎门公园燃情开麦,三天共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约8万名乐迷入场观看,初步统计拉动消费约2.8亿元。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精彩,有效激发吃住游购娱体展一体化的乘数效应。

 

 

图片

 

东莞抢抓国家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机遇,鼓励手机、平板、智能穿戴等数码产品升级换新,提振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带动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87.2%85.8%37.2%13.2%

 

 

打出一套精准有效的组合拳,东莞实现消费市场稳步增长,内需潜力得到持续释放。

 

 

图片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下半年,东莞将以“拼”的姿态、“实”的作风,确保全年目标圆满完成,切实发挥经济大市挑大梁的重要作用,从“半年稳”实现“全年好”,为全省全国发展大局贡献更多“东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