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提出“舌为心之苗”,舌面无表皮覆盖且血管丰富,堪称观察心脏功能的活体窗口。
同时现代医学发现,舌黏膜毛细血管密度是皮肤的3倍,其血氧饱和度变化与心脏泵血功能存在同步性,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时,唇舌会率先发出预警。
—The First—
唇舌是心脏的监测仪

舌尖泛白
心阳亏虚时,血液无法充分滋养肢体末梢,舌尖常呈现淡白色。这类患者多伴有心悸、气短、夜间易醒等症状,与心肌缺血导致的血氧分配不足直接相关。
青紫舌
舌面青紫或舌底静脉迂曲如紫藤,是血氧饱和度骤降的标志。一项针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89.29%的患者存在舌下络脉异常,表现为静脉增粗、迂曲、色泽青紫,且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正相关。
舌面瘀斑
舌面突现瘀点或斑块,尤其伴随胸闷痛时,需即刻排查心梗风险。这可能是心房颤动导致微血栓堵塞舌部毛细血管的表现。
舌体肥大
舌体肿胀伴齿痕,提示水钠潴留性心脏病,常见于心力衰竭患者。因心脏无法有效泵血,体液代谢异常导致舌体组织水肿,往往合并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紫绀唇
温暖环境下持续不退的茄紫色,是慢性心衰的典型症状。心脏泵血功能衰退时,血液含氧量不足,肢体末梢沦为“缺氧重灾区”。
苍白唇
牙龈和唇色如蜡纸般苍白,提示身体正“舍车保帅”——优先保障心脑供血,牺牲黏膜血流供应,常见于心衰合并贫血患者。
—The Second—
做好这3件事
心脏生病少

方式一
运动
运动是最好的身体保鲜剂!
国际著名期刊《循环研究》上的一篇系统性综述指出,积极运动锻炼始终与较低的心脏代谢疾病风险(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较低的死亡风险以及衰老速度减缓密切相关。
推荐每周150-300分钟的中等至剧烈有氧运动,可降低心力衰竭风险,且活动量越大,保护效果越强。
不过中医更推荐“慢运动”养心,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既能促进气血流通,又避免心脏过劳。
夏季傍晚练一套“双手托天理三焦”(双臂上举踮脚尖),特别适合改善胸闷气短。
注意!特殊人群这样动
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60mmHg时避免举重、憋气运动,优选游泳;
冠心病者:运动前做心肺测试,找到安全心率区间,标准是运动中能正常说话不喘气。
方式二
饮食
中医认为“红色入心”,对应火行,能补益心气、滋养心血。现代研究证实,红色食物富含铁、番茄红素、花青素等物质,可促进造血、清除自由基、保护血管。
夏季心火易亢,出现口疮、失眠、烦躁。苦味属阴,能引火下行,清心除烦,起到降血糖、护血管的作用。
方式三
休息
晚上23点前入睡(中医认为子时养心阴),午休20-30分钟补足心神,能降低心率失常风险。
空闲的时候,试着闭目养神10分钟,闭眼深呼吸,想象清凉气息流入心脏——简单冥想可降低应激激素,减轻血管负担。
从今天开始坚持这三件事,让心脏稳稳多用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