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番薯许多人第一印象就是耐饱。
确实,在过去那个闹饥荒、吃不饱的年代,番薯以其耐旱、耐蝗、耐贫瘠土壤的优良特点,成了很多地区的首选救灾作物。
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嘴越来越刁的我们对番薯这种粗粮越发不爱搭理了。
但番薯不止耐饱,还全身都是宝,甚至叶和果实都有不错的养生价值。
第1点
—The First—
番薯身上2块“宝”

番薯,又称甘薯、地瓜,在中医典籍中被誉为“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食疗佳品。
现代营养学也证实其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但中医更强调其性味归经与体质调理的关联。
第一宝
番薯叶
听说不少地方的朋友,平时都不怎么吃番薯叶,而是把它拿来喂猪。
这真是便宜猪了!
番薯叶味甘性平,与番薯相似,兼具清热解毒之功。
从营养价值来看,番薯叶各项指标都很不错,尤其是蛋白质这一项,其含量甚至快赶上牛奶了。
每100g的蛋白质含量有3.1g,牛奶也不过才3.15g。
而番薯叶的另一项优秀能力是抗癌。
在众多诱发癌症的因素中,长期炎症扮演着重要的催化剂角色,因此营养学界一直强调及时干预炎症进程,对于降低癌变风险至关重要。
和茶一样,富含花青素、多酚类物质的番薯叶,恰好能通过抗炎和抗氧化等途径起到一定的抗癌功效。
发表在BMC子刊上的一项研究就指出,番薯叶茎里的提取物,对阻止肺癌和乳腺癌细胞的生长繁殖有一定作用。
第二宝
番薯果实
番薯果实味甘性平,归脾、胃、大肠、肾经,适用于脾胃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气短乏力。
红薯小米粥可温养脾胃,缓解慢性腹泻。
作为块根果实的番薯本薯,其高膳食纤维和低升糖指数的特点,同时赋予了它通便和助眠的优点。
番薯含有大量的粗纤维,这东西虽然没啥营养但对咱们肠道可是个宝贝,是促进排便、保持肠道通畅的一大帮手。
膳食纤维进入肠道后吸水膨胀,不仅可以增加粑粑的体积,还能刺激肠道蠕动缩短粪便在结肠的停留时间,从而让排便更加顺畅。
中医建议搭配生姜(红薯生姜汤)以中和滞气,防腹胀。
番薯通便可以理解,助眠是个啥说法?
《营养学前沿》《公共卫生前沿》等多个期刊上的相关研究发现,吃对碳水化合物能让你睡得更好更香。
研究发现如果每天能多吃点像番薯、全谷物和水果这类高质量碳水化合物,同时减少摄入低质量碳水,如精制谷物和甜食,睡眠不佳的的风险或降低36%。
尤其是晚餐碳水对睡眠影响更大,因此尽量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食物,这样有助于平稳夜间血糖,减少血糖大幅波动,从而可能延长深度睡眠时间,并改善入睡困难、夜间易醒等问题。
第2点
—The Second—
挑选好番薯的4大“秘诀

一个优质的番薯往往满足这4个特点。
1.大小适中、形态饱满
好番薯一般大小均匀,太瘦或过度扁平的番薯,质地往往粗糙,淀粉结构不够细腻,易伤脾胃。
用手轻轻捏一捏,表皮下略有弹性,这种番薯质量就比较好。
2.皮色鲜亮、无斑点
常见的番薯有浅黄皮、深黄皮和紫皮,但无论哪种皮色表皮都需鲜亮,呈现自然清爽的光泽。
如果发现有黑斑和凹陷,说明存放时间过久或病虫咬伤,容易发霉变质,含毒素伤肝。
3.清淡土香、无霉味
放在鼻子下闻一闻,如果带有轻微的土壤香气说明新鲜。
如果有霉味或酸味,可能已经开始变质或发霉。
4.尾部要短、不发芽
贮藏良好的番薯尾部通常短且平整,而非干枯拉长、参差不齐。
长出绿芽的番薯可以吃,但口感和营养价值会大打折扣。
若发芽伴随腐烂则不宜食用。
第3点
—The Third—
吃番薯时,有3点要留意

1
蒸煮优于油炸
从营养保留方面来看蒸/煮番薯能最大程度保留番薯中的水分和营养成分。
蒸煮保留甘平之性,健脾不助湿。
而油炸添燥热,不仅破坏部分维生素,还会增加多余的油脂和热量,湿热体质慎用。
2
不宜过量
番薯含有一定糖分,一次性食用过多容易增加血糖负担。
糖尿病患者及血糖波动较大者要特别谨慎,每日限100-200克,胃肠道较弱的人也要避免一次吃太多,过量则壅气生胀,容易胀气、腹胀。
3
避光通风储存
新鲜番薯应存放在15-20°C、避光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切忌放入冰箱冷藏或高温潮湿处。
冷藏会使淀粉回生变硬,而高温潮湿易发芽长霉。
一旦发现番薯出现变色、变味和长芽的情况,都应立即丢弃,切勿侥幸食用。
总的来说,番薯集营养、美味、易得于一身,是一种难得的“平民”健康食物。
经常适量吃一点番薯,既能补充身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素,又能带来简单的饱腹感和愉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