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无人机尽显神通,东莞城市治理“飞”出新高度

面对多元化的城市治理需求,近年来,东莞市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号召,充分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将无人机这一前沿技术引入基层治理工作中。以科技之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为“智慧东莞”建设注入强劲动能。一起看看科技赋能如何让东莞城市治理“飞”出新高度!

虎门:5G+无人机构建城市治理的“空中智慧大脑”

为更好地解决市容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治理难题,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虎门分局引进5G+无人机+智慧应用,建设虎门镇城市综合治理智能监测系统,实现从“地面巡查”到“空中监控”的转变,大幅提升管理效率和精细化水平。

虎门镇城市综合治理智能监测系统以无人机航拍为核心,建立“每周全覆盖+重点加密”监测机制,结合多个动态布控点实时采集影像数据,通过多期影像比对精准识别违建增量、设施破损等图斑变化信息,每一处变化图斑将形成独立案件,定期巡查覆盖全镇重点区域,专项飞行针对违法建设、河道巡查等特定任务。

同时,依托“空天地”一体化管理体系,将无人机航拍与地面巡查、视频监控相结合,实现城市管理的全方位覆盖。建立部门-社区联动响应机制,结合虎门智慧城管综合平台,形成“发现-派单-处置-反馈”闭环管理,实现“现场取证-报告上传-结案反馈”全流程线上化,推动治理模式向智能化、精准化升级。

运用虎门镇城市综合治理智能监测系统,能够弥补人力巡查效率低、覆盖面不足的缺点,提高问题及时发现率,以及降低处置时长。无人机可以快速覆盖大面积区域,并替代部分地面巡查人员,大大缩短了巡查时间,降低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在节假日期间,无人机可以快速到达重点人流聚集现场,提供实时画面,辅助决策。

大岭山:“空中巡查”,为基层治理装“智慧翅膀”

为破解传统基层治理中人力巡查效率低、高空盲区监管难、应急响应滞后等难点痛点,大岭山镇积极探索无人机网格化巡检模式,依托大岭山镇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的无人机直播平台,建立人工标注、线下派单、复飞核验的闭环流程。

一是组建无人机机动巡查队伍。大岭山镇网格管理中心成立无人机机动巡查队,共有6名飞手,每名飞手配备1台无人机设备,并对飞手开展无人机飞行实操、视频剪辑等技能培训,提高无人机飞手的专业性。

二是划分飞行区域。结合网格化管理基础,将125个网格整合为6大片区,匹配无人机航拍范围,以“重点区域每日巡、一般区域隔日巡、边缘区域每周巡”的差异化频次开展关于搭建窝棚、生活污水黑臭水体、违规搭建等人居环境问题的巡查,推动网格巡查从单一的“人巡”向“人巡+技巡”有机融合,有效地消除了巡查盲区。

三是由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统筹公安、城管、消防、应急等13个部门,运用智网指挥调度系统,建立“飞行任务派发-问题分类标注-部门限时整改-同一飞手核验”标准化流程,通过“同一飞手核验”机制倒逼整改质量,问题复发率下降75%。建立电子台账系统,实现问题类型、区域、责任部门数据可视化分析,自动生成热力图分析报告,精准识别垃圾堆放、违建等高发区域13处,推动治理资源定向投放。

 
  飞行发现堆填土行为 
 飞行发现堆填土行为

2024年以来,累计完成200余架次飞行巡查,覆盖全镇96平方公里区域,留存视频证据260份,发现各类问题隐患2000余件,整改率达98.7%。

从“人巡”到“机查”,从“地面”到“云端”,东莞政务无人机正以“低空革命”重新定义城市治理的边界,为“智慧东莞”建设筑牢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让城市治理更加便利高效,为市民创造了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未来,政务无人机将继续在东莞的天空中书写更多精彩篇章,为市民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