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援建“桃花村” 再登央视《焦点访谈》

8月3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播出特别报道《世界屋脊上的民生答卷》,在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再次聚焦由东莞对口援建、如今蜚声全国的“嘎拉桃花村”。这个昔日偏远落后的高原小村,如今已成为“村景交融”的文旅样板,背后凝聚着历届东莞援藏干部的辛勤付出和倾情投入。

嘎拉村位于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是广东对口支援巴宜区第七批援藏工作组重点打造的“桃花村”。这里也曾是个贫穷且闭塞的小村庄,伐木、放牧、种青稞是村民维持生计的主要手段。上世纪90年代,乡村旅游开始起步,但脏乱简陋的村庄留不住客人,也让村民挣不到钱。

十年前,嘎拉村还是农田破旧、设施简陋。2014年起,以东莞干部孙世宏为代表的广东第七批援藏工作队,首次提出“全域旅游”理念,推动实施“桃花经济”转型。在东莞筹措的援藏资金支持下,嘎拉村陆续建成灌溉水系、观景台、“粤藏缘”广场、桃园秘境等文旅设施,逐步形成“村在景中、景在村中”的发展格局。

嘎拉村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去年桃花盛开的时候,嘎拉村接待全国各地游客11万至12万人次,门票收入达370万元。”嘎拉村党支部书记边巴说,自从举办首届林芝桃花旅游文化节后,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嘎拉村的旅游人次从以前的二三千人到现在的几万人,村里的收入节节攀升。据央视报道,2024年,嘎拉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2万元,全村总收入140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700万元。

今年正值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嘎拉村的乡亲们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饱含深情的信,汇报村里发展变化情况,表达感恩奋进、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决心。6月,全体村民收到了总书记的亲切回信,殷切勉励大家把“桃花村”品牌擦得更亮,为建设繁荣稳固的祖国边疆贡献力量。

消息传来,整个嘎拉村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与感动中。不久后,嘎拉村全体村民又专程写信致谢东莞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乡亲们在信中说,嘎拉村民过上好日子、获得一份又一份的荣誉,离不开东莞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无私援助,离不开历届东莞援藏工作队的倾力付出,信中还写道,“我们献上洁白的哈达,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美好的祝福。”

据悉,这是继2019年“嘎拉桃花村”首次登上《焦点访谈》之后,东莞援藏项目第四次被央视这一权威栏目深度聚焦。接下来,东莞将继续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对口支援工作,为西藏发展注入更多东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