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拟掷逾千亿日元部署无人机,专家:咄咄逼人趋势值得重视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邢晓婧】日本政府开始协调在2026年度预算申请中列入超过1000亿日元(约合49亿元人民币)采购费,用于大量部署防卫无人机。日媒宣称自民党内有声音说“要求运用无人机应对中国侵犯领空”。受访专家1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日本防卫力量过去以 “专属防卫”为主,如今变得咄咄逼人,大幅增加军费部署无人机,并将中国作为“假想敌”,这一趋势值得重视。

日本共同社13日援引多名政府相关人士消息称,日本意图今后建立在国内制造无人机的体系,为提升利用无人机进行攻击和侦察的能力,政府重视在陆海空自卫队中尽快部署无人机。日本防卫省今年4月成立了探讨未来作战方式的小组,一名高官表示,“大方针是‘量先于质’”,计划从海外购入相对低价的无人机,把采购乌克兰在俄乌冲突中使用的土耳其制低价无人机纳入选项。

据报道,该高官强调,依据2022年出台的《防卫力量整备计划》,无人机作为一种“在控制人员伤亡的同时执行任务”的手段十分有效。2025年度预算中确保了415亿日元用于采购美国大型无人机“海上守卫者”(MQ-9B)以加强海上监视能力,并列入32亿日元用于采购小型攻击无人机。共同社称,自民党6月在向防卫省提交的安全保障政策相关建议中指出,结合俄乌冲突的教训,“有必要迅速推进应对利用无人机的新型作战方式”。自民党内还有意见要求运用无人机应对中国“侵犯领空”。

《日本经济新闻》本月初报道声称,中国在日本周边的无人机飞行次数不断增加。用有人机应对无人机,无论是从数量还是机组人员的风险角度来看,都不合算。日本自卫队前统合幕僚长吉田圭秀称“利用无人机应对领空侵犯是未来需要研究的课题”。日本政府6月在内阁会议上决定,若发生无人机侵犯领空的情况,即使不构成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也可将其击落。

报道还提到,自卫队决心引进攻击型无人机,计划配备约300架自爆式攻击无人机,由相当于步兵的普通科队员携带至前线,用于撞击敌方车辆等目标。

辽宁大学美国与东亚研究院院长吕超13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政府计划大规模增购防卫无人机,是其试图突破战后和平宪法、加速军事化进程的又一危险信号。这种“量先于质”的采购策略,暴露其试图通过低成本武器快速形成威慑的焦虑。更值得警惕的是,日本将无人机作战与“反击能力”结合,可能降低冲突门槛,引发自动化武器的误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