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治病,这批欧洲人热衷吃木乃伊

在这幅由法国艺术家保罗·菲利波托(Paul Philippoteaux)于19世纪末创作的油画中,考古学家们正参与对阿蒙神女祭司塔-乌扎-拉(Ta-Uza-Ra)木乃伊的拆解仪式。维多利亚时代盛行“埃及热”,使得木乃伊拆解派对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消遣方式。|国家地理图片集

吃木乃伊听起来或许令人毛骨悚然,但在15世纪的欧洲,这种医用食人行为竟被奉为治疗头痛、胃病乃至癌症的良方。

几个世纪以来,经过防腐处理的尸体在欧洲大陆备受追捧,并非因其历史价值,而是源于所谓的医疗功效。接下来,就让我们揭开人们曾渴望并食用木乃伊的惊人缘由。

人们为何会开始食用木乃伊?

尸体医学——即食用古埃及木乃伊的躯体部分,后来更扩展到各类防腐尸体——的历史可追溯至11世纪。历史学家卡尔·丹内费尔特(Karl Dannenfelt)记载,这一切的开端源于一连串的误译与误解。

这个血腥的故事围绕着一个词展开:mumia(沥青木乃伊)。mumia因具有治疗功效而身价不菲,它是一种发现于波斯某山坡的物质,从黑色岩石沥青中渗出。

这种物质得名于当地表示“蜡”的词汇“mum”,被用于多种医疗场景,并在阿拉伯世界赢得了昂贵、珍贵且疗效显著的名声。

然而,当西欧人开始接触伊斯兰世界并翻译其文献时,一次误译让人们对mumia的含义产生了普遍困惑。 丹内费尔特指出,11至12世纪的多位译者都错误地将mumia认定为从埃及陵墓中保存的尸体上渗出的物质。

造成这种困惑的部分原因是mumia一词与mummy(木乃伊)的相似性,另一个原因则是一些古埃及木乃伊在防腐处理时确实使用了沥青。如今科学家已证实,只有部分木乃伊是用这种工艺制作的。

但痴迷于埃及古老发现的西欧人,却对这一概念深信不疑——于是mumia开始与防腐尸体联系在一起,而非波斯山脉出产的珍贵沥青。

什么是医用食人行为?

误译与医学认知的偏差,再加上另一种长期存在却毫无根据的信念——人体蕴含着能“治愈”他人各种疾病的治愈力量,共同催生了这一现象。

数代人以来,人们为了追求健康,一直在践行如今所说的医用食人。从中世纪的西欧,人们坚信角斗士的血液能治疗癫痫,到将人体脂肪用于自制药物,医用食人行为一度十分盛行。

据说就连查理二世国王也饮用过一种名为“国王滴剂”的酊剂,其中就含有人类头骨成分。 随着mumia(此时也被称为木乃伊)的出现,行医者认为他们找到了一种新的、由人体部位制成的治疗药剂来源。

mumia被广泛用于治疗从头痛到心脏病发作的各类疾病——随之而来的是对木乃伊的抢购热潮。一时间,人们洗劫埃及陵墓不再仅仅是为了珠宝或陶器,更是为了里面的尸体,精明的商人也开始收集并售卖木乃伊。

需求迅速超过供给,这催生了假冒木乃伊的活跃交易。盗尸者和无良商人开始将新鲜尸体以及被处决的罪犯、奴隶和其他人的遗体制成“木乃伊”,企图从这股热潮中牟利。

一位观察者曾写道,盗尸者会“在夜间偷窃那些被绞死的人的尸体”,他还提到,这些尸体随后会用盐和药物进行防腐处理,在烤箱中烘干,然后研磨成粉末,药剂师会将其加入自制药物中。

维多利亚时代与埃及热

尽管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对mumia的质疑不断增多,但对木乃伊的痴迷却有增无减。在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埃及热风靡一时,以至于解开木乃伊成为演讲厅和医院里的流行消遣。

19世纪时,这种活动甚至会在私人住宅中举行,因为英国男性从考古探险、殖民驻地或观光旅行归来时,常会带回从埃及陵墓中掠夺的人类木乃伊。

尽管有禁止出口文物的规定,欧洲人仍在不断搜寻木乃伊,既是为了满足好奇心,也是为了获取制作药物的原料。直到19世纪末,mumia的使用才终于销声匿迹。

不过,世界对古埃及“疗法”的痴迷依然存在。只要看看你当地商店的护肤品货架就知道了,那里的“神奇”面霜和其他护肤品在广告中都运用了古埃及元素。

我们或许不再依靠食用木乃伊或践行医用食人行为来保持健康,但古埃及的神秘感依旧如往昔般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