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埗镇实验小学的教室里,学子们手捧书籍,沉浸在氤氲书香中;在冼沙小学的“空中操场”,孩子们奔跑嬉戏,尽享欢乐课间时光;在东圃小学的恒温游泳池,“小飞鱼”挥动双臂,溅起阵阵水花;在第二幼儿园的“天空农场”,幼儿们俯身观察,探索植物生长奥秘……这一幅幅跃动着生机与希望的校园“新”图景,正是高埗镇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全力推动教育扩容提质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高埗镇党委、镇政府坚持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锚定“学有优教”目标,以“强优势、补短板、提品质”为工作思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高埗教育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教育答卷”。

让优质教育“近”家门口
伴随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和人口政策调整,高埗镇义务教育阶段户籍适龄学生人数持续增长,公办学校学位供给一度吃紧。如何让孩子在家门口“有学上”“上好学”,成为众多家庭关注的焦点。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面对与日俱增的教育需求,高埗镇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全力推进“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通过新建、改(扩)建学校等举措,进一步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辖区教育资源配置。

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高埗先后投入4亿多元,完成实验小学、东圃小学、冼沙小学、中心幼儿园、第二幼儿园、实验幼儿园等6间公办学校(幼儿园)新建、改(扩)建,累计新增优质学位约4000个。这不仅有效缓解了学位供需矛盾,让更多孩子“近”享优质教育,也为辖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教育扩容的脚步仍在加速。当前,高埗正稳步推进低涌中学易址新建项目,建成后将再增公办学位1300个,为高埗教育资源布局再添关键一笔。

盘活资源打造特色空间
学位资源的扩充带来了学生数量增长,也对校园空间的集约化、高效化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让现有空间“物尽其用”,最大化释放育人价值?高埗镇将目光聚焦于学校的内涵提升与特色发展,通过系列新建、改(扩)建项目,推动多所学校硬件设施焕新升级,空间布局持续优化。
冼沙小学创新采用 "空中操场" 设计,在教学楼上方“架”起运动场,巧妙拓展学生活动空间,实现运动区与教学区的高效融合。

实验幼儿园则巧妙利用楼顶空间,开辟300平方米的“天空农场”,为幼儿构筑一个亲近自然的探索乐园。
这些因地制宜的“空间魔法”,不仅为学生创造了更舒适、多元的学习成长环境,提升了教育资源的使用效能,更为辖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筑牢了硬件基础。

擦亮“游泳进校园”品牌
“吸气、呼气,注意动作要领……”暑假期间,高埗镇冼沙小学的游泳池内水花飞溅,孩子们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认真反复练习换气、划水动作。这是高埗镇“游泳进校园”公益培训的日常场景。
体育运动关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升其身体素质,高埗将游泳纳入小学三年级的必修课程,并面向全镇所有三年级学生提供暑假游泳技能公益培训,让更多孩子掌握游泳技能,提高自护自救能力。
七年来,该项目累计惠及学生近1.6万名,其中超1.4万人通过考核,考核通过率超90%。2019、2020、2021年连续三年荣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体育工作单打冠军”,受到省应急管理厅、省教育厅肯定推广,并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高度认可,成功打造“政府投入、家长喜爱、广泛参与、人人过关”的高埗游泳安全教育品牌,为打造高埗品质教育提供坚实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高埗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强化场馆建设,把更多游泳池“搬进”校园。全镇现有公办中小学共7所,拥有泳池的学校占比达到57%,近几年新建(扩建)的东圃小学、冼沙小学均配建了恒温泳池。同时,每年统筹安排1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游泳场馆日常运营管理、游泳教练与救生员队伍培训、小学生游泳教学等,确保“游泳进校园”实现全覆盖、普惠性。
展望未来,高埗镇将牢牢把握“百千万工程”机遇,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办学品质、做强特色品牌,打造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奋力谱写高埗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