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慢的人更易长寿,但这种情况除外

伸手摸摸你的脉搏,每分钟大概跳多少下?

脉搏能反映心跳快慢,通常,心跳慢是一种健康优势,往往意味着心脏泵血能力强,更易长寿。

但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对缺乏运动的人来说,心跳慢就可能是疾病信号。

心脏每分钟跳多少下最健康?低于或超过多少次,就会增加疾病风险?《生命时报》邀请专家为你一一解答。

受访专家

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 李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刘健 张海澄

整体来看,心跳慢是一种优势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清醒且安静状态下,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即“静息心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表示,静息心率最能反映心脏的健康情况,也是整体健康状况乃至寿命长短的重要信号。

通常,健康成年人静息心率的正常范围为60~100次/分钟,这个节奏可保证将5~6升血液泵至全身各处;经常运动或体力劳动大的人,静息心率可降低至50次/分钟。

如果静息心率在正常范围内相对较慢,说明心脏的泵血能力强、效率高,可用更少的跳动次数输出同等的血量,无需快速跳动就能满足身体需求。

反之,静息心率高可提示心脏承受了额外的压力,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长期如此更易出现劳损。

这种情况的心跳慢要警惕

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李刚提醒,静息心率并非越慢越好,如果没有运动基础,或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出现心率过低,可能是病态信号。

⚠️

医学上,静息心率持续低于50次/分钟,就需警惕“病理性心动过缓”。

⚠️

若低于40次/分钟,或伴随头晕、乏力、眼前发黑、突然晕厥等症状,说明心脏泵血不足,已严重影响全身供血,可引发脑损伤、心源性晕厥、心脏骤停、器官缺血等严重后果,必须立即就医。

图片

同样的,心率过快(静息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也不是好现象。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辆汽车,静息心率维持在60~80次/分钟时,车子能平稳且高效地运转;心率过高则意味着“发动机”在持续高速工作,可加速心功能衰退。

一项纳入国内外45个队列的荟萃分析显示,静息心率每分钟增加10次,冠心病、脑卒中风险分别增加12%、5%;即使在正常心率范围内,静息心率高于80次/分钟,也可能引起高血压、中风等问题。

图片

怎么培养“长寿心率”?

心率快慢受多方面影响,如果发现自己脉搏的搏动次数或节奏出现了异常,需要先去医院排查一下是否存在以下情况。

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心脏有自己的搏动系统,其中窦房结就像司令部,通过规律发放电信号控制心跳,传导系统异常就会影响心率。

神经系统异常:比如焦虑症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迷走神经活跃,则会导致心率减缓。

激素影响:比如甲状腺激素能加快心率,服用某些药物(如降压药、降糖药)、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则会减慢心率。

专家们表示,生活中想要心率平稳、心脏健康,关键在于调整生活方式,尤其是以下4个方面。

No.1

生活有规律,心跳才有节奏

进入高质量睡眠时,机体基本静止,心率会自然减慢,从而促进机体恢复、改善神经功能,以维持第二天的心率平稳。

不少食物有“护心”作用,比如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亚麻籽、坚果,以及新鲜蔬果、优质蛋白、全谷物,可加入每日饮食计划。

睡眠、饮食降心率的关键在于“规律”,尽量保持7~8小时的睡眠,并固定入睡和起床的时间,避免熬夜、大吃一顿等突发情况,否则规律作息一旦被打破,心脏会措手不及,容易失去正常节奏。

No.2

多一点刺激,心肌才能强大

心脏是一个“肌肉泵”,心肌越强大、泵出血液越多,静息心率就越慢。只要是肌肉,都可以通过运动来增强力量。

由于有氧运动会使心率“快上加快”,静息心率较高人群可选择慢跑、有氧操、八段锦、太极拳等中低强度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为宜,同时适当搭配抗阻训练。

需要提醒的是,一次性过量运动或长时间剧烈运动,等于给心脏“上刑”,反而会造成心肌细胞缺血性损害,因此运动要量力而行。

No.3

管好基础病,血流才更安稳

高血糖、高血脂会提高血液黏稠度,高血压则可直接伤害血管,均会增加心脏泵血负担。

慢性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如已患心脏疾病,可遵医嘱用药。

No.4

戒烟酒,心脏才不紧张

烟草中的尼古丁是一种强效刺激物,可使原本舒张的血管平滑肌紧张起来。浓茶中的咖啡因、酒精等可增强大脑兴奋性,均会拉高心率。

因此,建议大家尽早戒烟限酒,咖啡因敏感人群不宜喝咖啡、浓茶,为心脏“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