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制造热土上,一场以“质量”为名的变革正悄然重塑着东莞的产业版图。长安与厚街,这两座闪耀的“经济强镇”,正以质量为核心密码,书写从“制造大镇”到“质量强镇”的精彩蝶变。

长安镇:质量铸魂,千亿集群破浪前行
从莲花山麓到滨海湾畔,长安镇以不到80平方公里的土地,迸发出令人惊叹的经济能量。2024年,这座位于东莞南端的城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生产总值突破1050.7亿元,成为全省第三个千亿镇;规上工业产值达3078.8亿元,进出口总额更是一举突破3313亿元,同比增长23.7%。数字背后,是长安以质量创新为墨,绘制出的一幅产业升级壮丽画卷。

走进长安的产业森林,处处都能感受到质量变革的澎湃脉动。在OPPO、vivo的智能化车间里,机械臂精准挥舞,每分钟有数百台智能手机完成组装,每小时都有创新专利在这里诞生。这些“链主”企业如同强劲的引擎,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协同攻坚,构建起独特的“一小时产业生态圈”——令人惊叹的是,一部智能手机90%的零部件,都能在长安及周边区域配齐。这种高度集成的产业链优势,让长安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智能终端制造领域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质量创新的火花在这里四处迸发。在广东省与东莞市、长安镇共建的国家模具质检中心内,科研人员正攻坚“工业之母模具”的精度极限,为1600多家五金模具企业提供从原料分析到工艺优化的全链条质量服务。正是这种对质量的极致追求,让传统五金模具产业焕发新生,2024年规上机械五金模具产值达473.7亿元,同比增长12.1%。而在宇瞳光学的实验室里,安防镜头以全球出货量第一的实力征服世界,更荣获广东省政府质量奖,成为长安质量标杆的最佳诠释。

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在长安处处可见。2024年,全镇推动152家企业开启数字化改造,完成130家企业技术改造,新增省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0个。更令人振奋的是,R&D投入强度连续多年保持在10%以上,这种对创新的持续投入,让长安企业在标准制定领域屡创佳绩——累计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84项、行业标准288项,更主导或参与制定ISO、IEC、ITU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14项,让“长安标准”成为全球产业的技术标杆。
在长安,质量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术上,更融入产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镇级产业质量创新配套奖励资金持续发力,积极培育机器视觉、新能源配套、电子大健康三个新兴产业。智能视觉上市企业宇瞳光学连续八年排名全球安防镜头出货量第一位,获评第七届广东省政府质量奖。而在新能源领域,日信高等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新型模具与引入国际顶尖设备,为比亚迪、LG化学等新能源企业提供高精密冲切模具和切刀产品,成功抢占产业新风口。

从“制造”到“质造”,品牌的力量在这里充分彰显。全镇拥有有效注册商标58811件、驰名商标7件,8个产品获评“东莞优品”,共同构筑起长安制造的“品牌矩阵”。这些数字背后,是长安镇持续举办卓越绩效管理培训、首席质量官培训的结果,更是企业质量意识觉醒的生动体现。
厚街镇:质量聚变,会展名镇焕新出发
与长安镇同频共振,厚街镇正以“质量变革”为笔,书写传统产业焕新的别样精彩。这座125.7平方公里的“会展名城”,以512.3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诠释着“质量要素精准匹配、服务资源整合共享”的发展智慧。

在厚街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与应用中心,一场“质量革命”正在上演。投入1500万元打造的“一站式”平台,整合31家机构资源,如同给企业装上了“质量加速器”。三年来,这里为1832家企业建立质量档案,解决难题2700余项,让“厚街制造”的品质基因深度重塑。
漫步厚街,质量提升的成果随处可见。家具企业通过“国际名家具星级评价”体系实现品牌跃升,打造出全国首个“世界级家具产业集群”;机电企业在新质生产力的催化下迈向高端;黄金珠宝企业以精湛工艺闪耀市场。每年举办的名家具展、国际鞋展等盛会,不仅成为厚街的“城市会客厅”,更成为质量成果展示的“星光大道”。

更令人欣喜的是,厚街构建起“政府主导+多元协同”的质量共治生态。360多人的质量服务队伍、140多人的专家“智囊团”,织就了一张覆盖全镇的质量服务网。从“产品医院”到“知识产权联盟”,从“老字号”振兴到“名品优品”培育,厚街正以系统化的质量工程,推动“产业重镇”向“质量强镇”华丽转身。
长安与厚街的实践证明: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质量”已从产品属性升维为产业生态,从技术指标蝶变为城市基因。当长安的“产业森林”遇见厚街的“会展平台”,当“质量创新”碰撞“品牌力量”,东莞的镇域经济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在这片制造热土上,每分钟都有质量提升在发生,每小时都有创新火花在迸发,每日都有产业传奇在续写。长安与厚街,正如东莞质量强市战略的双子星座,照亮着湾区制造迈向全球价值链高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