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质量强市”诠释发展跃迁:莞质争“峰”,强“市”崛起

当“制造名城”遇上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东莞选择以“质量”为笔,绘制发展版图。

2024年初,《东莞市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出台,规划出“质量强市、品牌强市、制造强市”的宏伟蓝图:到2035年,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走在全国前列。

前不久,第八届广东省政府质量奖获奖名单公布,东莞6家企业上榜;截至目前,东莞共有14家企业获广东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53家企业获东莞市政府质量奖(鼓励奖、提名奖)。

这些政策和数据,宣示着一座制造名城的自我革新。在这里,质量强企如繁星闪耀,质量强链如动脉奔涌,质量强镇如双翼振翅——一场以质量为核心的深刻变革,正诠释着东莞的发展跃迁之路。

质量强企:世界焦点,东莞智造

在东莞,质量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企业融入血脉的基因。六家标杆企业,以不同的路径诠释着“质量强企”的丰富内涵。

鼎泰高科以“研发+质量”双轮驱动,啃下芯片基板微钻的“硬骨头”,凭借全球26.5%的市场占有率,成为中国“隐形冠军”的典范。拓斯达则开创“312”数字化质量管理模式,让高精度五轴机器人注塑生产效率提升32%,成为智能装备出海的“中国名片”。

慕思健康睡眠打造“1+4飞轮”模式,投入20亿元建设工业4.0工厂,以“金管家服务”重塑用户体验,让一张床垫承载起民族品牌的温度与高度。宇瞳光学自建“黄埔军校”,通过“用塑胶材料代替金属做主筒”“用塑胶代替玻璃镜片”两次重大质量变革突破国际垄断,连续九年蝉联全球安防镜头出货量榜首。

民兴电缆创立“3新+5益”质量管理模式,攻克行业导体氧化难题,以一根电缆守护万家灯火。智通人才构建“数据驱动+自我驱动”组织模式,以“一大脑、三平台、六能力、七方面”重塑人力资源服务生态,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探路者。

六家企业,六条路径,共同织就了东莞“质量强企”的锦绣图景,成为政策文件中“培育质量竞争型产业”的生动注脚。

质量强链:“链”动全球,独具匠“芯”

在产业链层面,东莞以“链长制”为牵引,推动三大产业链在质量变革中协同跃升,诠释了方案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现代化水平”的战略部署。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链“强芯健骨”。在这条万亿级产业链上,华为、OPPO、vivo如三台强劲引擎,带动上下游数千家企业协同共进。天域半导体突破8英寸碳化硅外延技术,维沃布局6G通感一体原型机——从材料、芯片到终端,一条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正在成型,正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的实践典范。

智能机器人产业链“精工智造”。拓斯达作为“链主”,联合国家智能加工装备质检中心,攻克控制器、伺服驱动等核心技术。其研发的RV减速器,让小型六轴机器人问鼎“全球最快”,“东莞智造”正以精度与速度重新定义行业标杆,践行着“推动产业体系高端化、智能化”的路径规划。

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链“生态共赢”。全国每4部智能手机,就有1部产自东莞;90%零部件可在1小时通勤圈配齐。从华贝电子的智能代工到新能源科技的电池,在“三部手机”带动下,一批“隐形冠军”如明珠般串联起产业链的璀璨项链,成为“打造世界级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的最佳例证。

 

质量强镇:千亿启航,“镇”兴未来

在镇域经济层面,长安与厚街如双子星座,照亮了东莞质量强市的实践之路,生动演绎了政策中“开展一镇一品质量提升行动”的基层实践。

长安镇以“质量创新”铸就千亿传奇。这片不到80平方公里的土地,2024年创下1050.7亿元的生产总值。OPPO、vivo两大“链主”带动90%手机零部件本地配套,国家模具质检中心推动1600家五金模具企业向超精密转型。更令人惊叹的是,这里的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ISO、IEC、ITU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14项国际标准,让“长安精度”成为全球产业的技术语言,契合“打造全国质量强镇培育建设创新试点”的政策导向。

厚街镇以“质量服务”赋能产业新生。投入1500万元打造的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与应用中心,如“产业医院”般为1832家企业把脉问诊。从“国际名家具星级评价”到智能家具知识产权联盟,厚街以系统化工程推动“中国会展名镇”向“质量强镇”华丽转身,成为“完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的基层典范。

随着“质量贷”破解融资难题,“首席质量官”制度筑牢人才根基,“湾区认证”接轨国际标准,东莞的质量强市建设已进入系统化推进、全方位提升的新阶段。

从“制造”到“质造”,再到“智造”,东莞正以质量为新引擎,向全球价值链更高处奋力攀登。这条质量强市之路,不仅书写着产业转型的生动实践,更昭示着以质取胜的未来方向——当质量成为城市基因,这座制造名城必将在大湾区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