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1号线开通在即!四大站点看“活力东城”

全城瞩目的地铁1号线即将开通

东城设有四座车站

立新、东城南、同沙公园、牛山

每个站点都有精彩体验

下面,我们就沿着各站点

开启一场城市探索之旅

看看东城有哪些“宝藏”打卡点吧!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进入倒计时,这条城市 “黄金动脉” 在东城街道布局的立新站、东城南站、同沙公园站、牛山站四大站点已初展新颜。在立新站,有贴心的无障碍坡道;在同沙公园站,推门便见湖光山色;在东城南站,则能看到蓝白曲线屋顶下公交车往来的热闹场景 —— 透过这些现场细节,东城街道正以地铁为媒,全方位打造产城人文商旅深度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的高端城区新图景。

立新站

文体活力枢纽 串联城市生活圈

立新站周边聚合了东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东城体育公园、黄旗南香遇走廊等城市公共空间,站体设计暗含“活力纽带”的巧思。简洁大气的站亭与周边现代化建筑群落相融,出入口标识系统清晰明了,无障碍设施贯穿全程,让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市民都能便捷通行。站区绿化以层次丰富的乔木、花卉为主,与香遇走廊的景观带形成呼应,营造出“出地铁即入公园” 的惬意感。

作为公交接驳密度最高的站点之一,立新站坐拥13条公交线路,实现“公轨”深度融合。从这里出发,市民可快速抵达东城体育公园参与篮球、飞盘等运动,或到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享受素质教育服务,更能沿香遇走廊漫步,打卡横岭村等节点,一条公交线路就能串联起“运动+教育+休闲”的品质生活链。

站点周边,东城体育公园的运动氛围与香遇走廊的文艺气息交织,横岭烧鹅等本土美食老店烟火缭绕。未来,随着地铁人流的导入,这里将进一步激活文体消费场景,成为东城“宜居宜业宜游”的生动缩影。

东城南站

枢纽型站点 激活产城人“磁场”

东城南站的蓝白曲线屋顶如灵动飘带,玻璃幕墙通透敞亮,现代感站体与周边高架桥、产业建筑浑然一体。白色连廊延伸出的伞状立柱兼具艺术感与实用性,镂空顶棚遮阳挡雨;中英文对照的标识系统、色彩鲜明的导向柱,让初次到访者也能“不迷路”。无障碍坡道平缓宽阔,周边绿化郁郁葱葱,规整的停车区域为自驾换乘者提供便利,每一处细节都在诠释 “美观与实用的平衡”。

该站配备12条公交接驳线路,其中新开辟的“牛山新村—光明学校”学生通学线,专为东华学校、光明学校学子打造上下学快速换乘通道,解决了数万家庭的通勤痛点。借助地铁与公交的高效联动,东城南站正成为辐射周边产业园区、学校、商业街区的人气“磁场”。

站点周边,琥珀台美食街区汇聚莞香宴、彩盈私房菜、状元楼粤菜馆等特色餐饮,满足市民“出站即享美味”的需求。更值得关注的是,东城南站可换乘城际轨道,这一枢纽优势将进一步激活周边旗峰润府、海德理想城等高端楼盘的居住价值,同时为区域产业人才流动提供交通支撑。

同沙公园站

出站即入画  文商旅融合新典范

走出同沙公园站,同沙湖公园的湖光山色瞬间铺满视野——这是东莞首个“出站即见景”的地铁站点,将建筑美学与自然景观演绎到极致。站体以渐变绿色为主色调,竖条格栅勾勒出山峦轮廓,把同沙山林的意象嵌入地铁建筑;H出入口的立体站名、A1出入口的现代站亭,每一处都在诉说“建筑是自然延伸”的设计哲学。白色连廊蜿蜒衔接地铁与公园步道,圆形景观亭、艺术拱形装置点缀其间,既是遮阴休憩处,更是文旅打卡地标。

该站配备7条公交接驳线路,其中优化后的同沙湖公园园内循环线始发站调整至地铁口,新开辟的“同沙公园地铁站—翰林城市花园”地铁快线,让游客、居民都能 “无缝对接”自然。周末搭乘公交来此,骑行15公里环湖绿道、在天鹅湖红土网球公园挥拍、到午逅拾光露营地体验皮划艇……地铁+公交的组合,让同沙文旅资源触手可及。

地铁开通时,同沙公园站将举办“活力东城新动线”主题打卡活动,设置文旅主摊位和网球、骑行、皮划艇等运动互动摊位,市民可沉浸式体验公园运动项目。站点周边,醒莞咖啡、01咖啡等环湖咖啡店已成网红打卡点,喜临美食城的客家菜、莞菜滋养着食客的胃。更令人期待的是,兴华智慧城双地铁口(同沙公园站、水濂山站)的区位优势,已吸引超过300家企业入驻,麦当劳、瑞幸咖啡等商业配套日趋完善,一座“环同沙生态智慧城”正在崛起。

牛山站

微度假与产业升级的潜力股

牛山站目前以简洁实用的站体设计为主,但其“潜力”藏在未来规划中——名冠・绿洲微度假旅游项目即将落地,该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规划占地近480亩,将打造奢想度假绿洲、国际奥莱风尚港、超级IP奇幻世界等板块。名冠・绿洲微度假旅游项目建成后,牛山站将成为东莞“微度假天堂”的门户,站体设计也将融入项目的国际化、休闲化风格,成为东城“未来感”的窗口。

该站配备5条公交接驳线路,新开辟的“牛山地铁站—万科翡丽山”假日专线,为市民往返水濂山森林公园、碧玉湖提供便利。未来,随着名冠・绿洲项目的建成,公交线路将进一步优化,实现“地铁+公交+景区接驳”的全链条服务。

站点周边,名冠・绿洲的国际奥莱、双IP主题乐园将填补区域高端商业空白,牛山站将由此成为“产业升级+文旅消费”的双重引擎。

地铁赋能

东城交通强区 产城人融合的时代答卷

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的开通,为东城“十四五”规划中“交通强区”“产城人融合”目标注入强劲动力。从立新站的文体活力圈,到东城南站的城际枢纽红利;从同沙公园站的文旅破圈,到牛山站的未来产业与微度假布局,四大站点如四颗明珠,串联起东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在交通维度,“地铁+公交+慢行系统”的立体网络,让东城与松山湖、中心城区的通勤效率大幅提升,“半小时生活圈”加速成型。

在产业维度,兴华智慧城、东阳摩托工改等项目借地铁东风,加速集聚高端产业与人才,推动东城从“制造”向“智造”跃升。

在文旅维度,同沙湖公园、名冠・绿洲项目通过地铁引流,有望成为大湾区微度假目的地,“东城文旅”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当地铁列车的鸣笛声响起

东城正以1号线为笔

在东莞城市发展的画卷上

绘就一幅

产城人文商旅深度融合

宜居宜业宜游的

高端城区新图景!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