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地铁1号线开通,换乘接驳全体验→

“终于等到这一天!”“以后去南城逛街,再不用辗转倒车了!”“现在出门前都习惯先查查地铁能不能到!”……11月28日上午9点30分,伴随着清脆的提示音,首列地铁从东莞1号线中心广场站缓缓驶出,标志着这条贯穿10个镇街(园区)、全长57.478公里的交通大动脉正式通车。现场不少市民一早专程赶来“尝鲜”,站台上掌声响起,洋溢着期待与喜悦。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新线路在站点设计、换乘效率和接驳服务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为市民带来更便捷、更舒适的出行体验。

“十字换乘”初体验:两三分钟轻松换线

在市民中心站,记者看到,1号线与2号线在此实现高效换乘。2号线站台位于地下二层,1号线站台位于地下三层,通过垂直电梯、扶梯及楼梯衔接,乘客平均仅需两三分钟即可完成换乘。

“从昌平站到中心广场站大约15分钟,车辆行驶平稳,车厢几乎无噪音。”带孩子前来体验的市民李女士表示,“以后送孩子去城区培训班更方便了。”

1号线全线设25座车站,串联望牛墩、洪梅、道滘、万江、南城、东城、大岭山、松山湖、大朗、黄江等10个镇街(园区),构成一条贯穿城市东西的公共交通走廊。

来自望牛墩的陈先生兴奋地告诉记者:“1号线开通后,我从道滘来南城的时间至少节省了一半。”

车站内部设计也充分体现人性化服务理念:清晰的导向标识、宽敞的通道空间、完善的无障碍设施,以及实时更新列车信息的电子显示屏,让乘客出行更加从容。

无缝接驳城际网络,构建湾区交通新格局

作为东莞轨道交通的骨干线路,1号线不仅强化了市内公共交通联系,更在联通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轨道网络中发挥关键作用,推动东莞“内联外通”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

在原有2号线西平站与广惠城际西平西站衔接基础上,1号线新增东莞西站与东城南站两大城际换乘枢纽。其中,东莞西站可实现与广惠城际、穗深城际的双线换乘;东城南站则主要承接广惠城际客流,形成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城际换乘新格局。

“1号线开通后,市民通过轨道交通换乘城际铁路更加便捷,”东莞轨道交通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市中心多个区域均可快速抵达城际站点,区域交通网络更加完善。”

技术上,1号线列车采用全自动驾驶最高等级(GoA4级),最高运行时速达120公里,有效提升运输效率。车厢内设有无线充电区域并保留有线充电接口,细节之处尽显人性关怀。

在东莞西站,准备前往广州出差的张先生分享了乘车感受:“以前去广州大多自驾或坐大巴,现在通过地铁换乘城际铁路,时间更可控,舒适度也大大提高。”

1号线与2号线共同构建的城际换乘“双通道”,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支撑。

打通“最后一公里”,多元化接驳更便民

如何顺畅衔接地铁站与目的地?记者走访发现,东莞交通部门围绕1号线构建了多元化的接驳体系,覆盖社区、校园、文旅及跨市出行等多种场景。

“我们围绕1号线规划了多类别、多层次的接驳方案,包括社区接驳快线、校园接驳专线、文旅接驳专线和跨市镇接驳快线。”东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民可通过“东莞交通”APP查询具体线路和时刻表。

针对前往深圳的市民,可选择莞深畅行接驳线:在梅塘地铁站A出口步行20米至梅塘公交站,换乘莞747路区间线即可直达深理工地铁站,无缝接驳深圳地铁。

家住黄江的刘女士分享了她的通勤新方式:“我在深圳龙华工作,现在骑共享单车到黄江站,坐地铁到梅塘站再换公交,比全程开车更省时省心。”

各站点接驳设施也日趋完善。在松佛站,记者看到周边设有电动车停车场、标准化公交站台、出租车候客区及共享单车停放点,形成立体接驳网络。刚下车的王小姐表示:“出站后按指示牌就能找到需要的交通工具,非常方便。”

随着1号线公交接驳网络持续优化,“地铁+公交”的出行模式将惠及更多市民,进一步激活城市流动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