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首次!全市所有园区、镇街均有学校参加国家监测“体检”

9月28日,东莞市139所样本校参与了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简称国家监测),今年是东莞市参加国家监测以来参测规模最大的一年,实现了全市33个园区、镇(街)的全覆盖。

9月23日-29日,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专家组马大建和刘珂昕到我市指导和巡视国家监测组织实施工作,高度肯定我市监测组织工作,评价我市监测工作组织有序、制度严密、落实到位。

首次以“六个片区”形式参与国家监测

9月28日是今年的国家监测日,全国761个区县、近1.6万多学校同步开展,根据省统一部署,东莞市抽取了20所市样本校。作为国家首批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区,为深度分析我市教育发展状况,为教育决策研究、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供更详尽的数据支撑和更精准的服务,深入推动监测结果应用,东莞市今年进一步扩大了监测范围,将33个镇(园区、街)组成“城区片区、松山湖片区、东部产业园片区、东南临深片区、滨海片区、水乡新城片区”六个片区参与国家监测,增加抽取了119个学校样本。

昨天,全市共4133名学生参与测试,2179名教师参与填写了4934份问卷,并于29日将所有监测工具全部回邮,顺利完成了2020年国家监测工作。为更好地完成施测,全市启动了29个镇街保密室,配备了1807名学校人员参与监测工作,第一次实现了国家监测在东莞市33个园区、镇(街)的全覆盖。

创新巡检模式,制定“四层四类”巡查方案确保监测组织全面到位

今年监测组织工作于4月启动,为做好此项工作,市教育局、各相关园区、镇(街道)教育管理中心、样本校都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规范落实。因今年抽测的样本校数量多、分布散、覆盖广,为确保监测工作严格按照省和国家要求执行,我市创新巡查模式,制定“国家——市、市——市样本校、市——片区、片区——片区样本校”四层巡查机制,采取“逐校排查、随机抽查、交叉检查和学校自查”四类巡查方式,通过“逐片、逐镇、逐校、逐点、逐项”检查,确保各镇街保密室和样本校按照统一规范操作,以保障监测全过程万无一失。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专家组到我市指导和巡视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组织实施工作,听取了我市监测组织工作汇报,巡查了城区片区、松山湖片区、东部产业园片区、滨海片区、水乡新城片区,抽查了镇街保密室和市样本校,现场重点检查保密室的管理、学校监测组织制度、测试教室设置、监测宣传和培训等工作,全面充分了解我市监测工作管理思路和组织安排,对我市监测组织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东莞市2020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概况如何?一起来看看吧!

监测谁?

1.市样本校:20所市样本学校

2.片区样本校:城区片区、松山湖片区、东部产业园片区、东南临深片区、滨海片区、水乡新城片区共119所样本学校(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和初中均被抽中以及市、片区重复抽中的样本校)。

测什么?从2015年起,全国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以语文、数学、科学、体育、艺术、德育六个主要学科为监测学科领域(每三年为一个监测周期),每年监测两个学科。2020年监测学科为科学和德育,以及课程开设、条件保障、教师配备、学科教学和学校管理等相关影响因素。另今年新增了广东省学生和教师问卷调查,教师对象增加了2020年春季四年级和八年级语文、数学和体育教师。★怎么测?学生学科测试卷限时80分钟,学科相关因素问卷填答限时40分钟,均采用纸笔测试方式进行,教师测试采用网络填答方式。今年广东省首次采用了学生问卷填答方式。

有何用?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检仪”和“指挥棒”,为转变教育管理方式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提供参考,纠正以升学率和分数作为评价学校和学生唯一标准的做法,推动义务教育质量和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附:2020年参与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样本校名单#p#分页标题#e#

一、东莞市样本校名单

二、城区片区样本校

三、松山湖片区样本校

四、滨海片区样本校

五、东南临深片区样本校

六、东部产业园片区样本校

七、水乡新城片区样本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