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循证知识,促专业发展——我院成功举办《第一届东莞市循证护理与科研培训

学循证知识,促专业发展。为了让护理人员了解循证护理相关概念,树立循证护理理念,掌握循证护理程序,实践循证理论转化,从而在基于最佳科学及实践证据的基础上解决临床护理问题,不断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829-30日,我院成功举办东莞市妇幼保健助产和新生儿护理专科联盟之《第一届东莞市循证护理与科研培训班》(继续教育项目编号:20140568)。

本次培训班邀请到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曾迎春博士、东莞市厚街医院护理部张建荣主任及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邓永芳硕士带领的循证护理团队前来授课,带来循证护理系统知识框架与科研经验分享。本次培训班于东莞市宏远酒店以小班模式进行线下课程,同时采取钉钉直播同步线上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全市及省内500余名的护理科研骨干分别于线下及线上积极参加,享受到了这场知识盛宴。

image.png

image.png

829日上午,培训班正式拉开帷幕,培训班由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护理部教育与科研管理委员会段冬梅护士长主持,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张咏梅副院长、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护理部黄丽华主任、东莞市厚街医院护理部张建荣主任及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邓永芳硕士出席了本次培训班开幕式。张咏梅副院长及黄丽华主任分别在开幕式上为本次培训班致辞。

循证护理的理念在护理领域应用日趋成熟,护理学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用批判性的思维寻求最佳护理实践,实施全面护理质量改进,这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研究的发展,促进学科的成熟均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市护理人员的循证理念尚薄弱,循证实践不足,护士在做出临床决定时往往缺乏可靠的实证依据,护理管理人员在制定护理决策时也常常难以找到真正的“标准”。黄丽华主任于开幕式上强调,PubMed有超过2800万文献,每天有2000-4000个新的研究成果发表,但是调查数据显示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是存在脱节的,30%-40%的病人未接受基于科学的最佳照护;20%-25%的照护在医疗上是没必要的或对病人有潜在伤害;一项新的证据在临床普及需要17年的时间,这一系列震撼的数据冲击着我们护理人的心灵,也促使我们必须要积极开展循证护理!


image.png

张咏梅副院长也于开幕致辞时充分肯定了此次培训班的意义和学术价值。张咏梅副院长指出,在临床中,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甚至可能占据更多,很多细致的工作都需要护理完成,我们需要有循证医学的指引,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我们的工作。疫情期间,举办学习班非常不容易,机会非常难得,张咏梅副院长表示希望线上线下的学员们能够珍惜此次学习的机会,在系统的学习过程中勤于思考,吸取精华,提升自己的同时,带动团队及学科的发展。

image.png

  本次培训班内容丰富,遵循循证护理的步骤,从循证护理的概述,依次开展了“循证护理实践”、“基于循证实践过程建设临床护士的科研能力”、“循证问题的产生和确立”、“FAME利益相关人群会议”、“现状审查”、“护理科研的选题和常用设计”、“证据的特征、类别及分级系统”等共13个专题授课及2个循证实践案例分享。循证师资团队的课程生动形象地向学员阐述了如何促进最佳证据向护理实践转化,深入浅出的授课让学员们受益匪浅,也克服了对循证研究的压力,敲开了循证护理研究之门。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经过两天共15场讲座的培训,《第一届东莞市循证护理与科研培训班》在83017:30落下帷幕。此次培训班开启了我市循证护理的探索之门,学员们纷纷表示参加此培训收获巨大,对循证护理实践及科研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系统深入的课程对临床护理工作和护理科研开展有非常大的实际帮助作用。本次培训也使大家深刻认识到,在临床工作中想要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护士,不仅需要过硬的护理专科知识和技能,更要有发现问题的眼睛和头脑,运用科学循证的思路和方法,为护理质量的不断改进提供有力的证据。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独行快,众行远。作为东莞市妇幼保健助产及新生儿护理专科联盟牵头单位,我院也将结合学员的意见和建议,在未来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和各项会务工作,继续为我市护理工作者搭建一个良好的循证及科研学习和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