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多措并举引导师生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10月12日下午,2020年东莞市“莞脉传承之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桥头第一小学,丰富多彩的非遗系列活动让学校师生大饱眼福、耳福,切身感受到东莞非遗的独特魅力。

当天,全校师生观看非遗项目展演,参与非遗项目体验。在展演现场,石排醒狮、东坑木鱼歌、木偶戏和莫家拳等项目展演轮番上演,精彩绝伦的表演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非遗课堂体验活动同样也备受学生们热捧。学生们积极参与,认真听讲,零距离学习和体验东莞本土非遗魅力。

据悉,本次活动旨在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教育和学生生活,学生们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实践体验,深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接下来,桥头将会继续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培养全镇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非遗实践能力。

桥头莫家拳这样走进校园

从2004年起,桥头镇组织开展“莫家拳进校园”;2007年,桥头第一小学正式将莫家拳纳入学校的常规课程中,利用体育课、课间操等时间开展莫家拳教育;2009年,桥头镇把莫家拳融入中小学体育教学,通过全镇集中培养师资队伍、汇编统一教学校本、莫家拳大课间评比活动等一系列措施,在全镇13所学校全面开展“莫家拳进校园”体育教学。

在2015年的苏迪曼杯羽毛球赛上,桥头莫家拳因独具东莞特色文化元素而被选入体育展示活动。

2020年,桥头镇与广东体育学院合作创编《莫家拳团体操》,将南拳传承和体育教育有机融合,在原来莫家拳少年团体拳的基础上作科学性修改,增强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其更有利于学生作为体育锻炼项目。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