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1月CPI再次转负 政策要转的“弯”应该起伏不大
原标题:CPI再次转负 政策要转的“弯”应该起伏不大 冉学东 1月份的CPI数据让许多预计通胀形势严峻的分析人士大跌眼镜,不是他们预计的消费价格上涨,而是同比下降0.3%。 不过最关键的是看核心通胀数据,今年1月核心CPI仍然为-0.3%,有数据以来首次为负。受部分地区疫情反复、就地过年等影响,居民出行和线下服务消费均有减少。 不过,核心通胀的下降,并非单单1月份,去年全年的核心CPI涨幅都是下降的。去年全年非食品价格上涨0.4%,涨幅比上年回落1个百分点。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温和上涨0.8%,涨幅比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核心物价的增速下降,或者负增长,并非仅仅春节因素所能解释,而是近几年经济下行以来的一个趋势。 从环比看,受节日临近、局部地区疫情和低温天气等因素影响,CPI上涨1.0%,涨幅比上月扩大。其中,食品价格涨幅扩大1.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78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也均上涨。也就是说如果剔除了能源和食品价格,1月的核心CPI环比并未上涨,或者还是负数。 再从PPI方面考察,原油、铁矿石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延续上涨势头,带动PPI环比上涨1.0%。PPI同比则结束了自2020年2月以来连续11个月处于的负值状态,转为上涨0.3%。 可以看出,CPI环比上涨,主要是受PPI上涨的传导,但是从数据看,PPI上涨已经到顶。 1月,PPI同比转正至0.3%,上月为-0.4%,环比1%、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分大类来看,生产资料环比1.2%、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生活资料环比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至0.2%。分行业环比来看,原油、铁矿石等国际大宗商品涨价延续,拉动石油开采、石油加工、黑色冶炼、有色冶炼等上涨。主要受国际原油市场价格上涨影响。 PPI涨幅回落,可能表明此轮经济需求的景气已经结束,尽管国际需求仍然在回升,比如油价上行幅度较大,但是国内的需求已经回落。当然在基数和外需带动下,PPI上行或延续;伴随内需走弱,PPI或在年中见顶回落。 全球疫苗加快接种下,每日新增病例拐点已经显现,可以看出海外疫情的好转很快到来,海外经济活动或加快修复,对全球大宗商品仍有支持,继续对国内工业品价格产生拉动。但PPI主要由国内需求主导,内需景气已经见顶,对PPI的拖累或逐步显现。 因此,有机构预测PPI全年或呈倒V型,年中前后见顶回落、高点或在3.5%附近。 由此看见,今年的CPI的上涨幅度非常有限,所以全年物价上涨非常温和,由于受国际上疫情控制后,需求上涨影响,核心CPI的通缩压力缓解。尤其是核心CPI,在PPI见顶回落后,很有可能也会见顶回落,带动物价再次进入通缩。 在刚刚发布的去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对于目前的物价总体判断是,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CPI降至零附近运行、个别月份为负,主要受疫情、猪肉价格波动、高基数等因素影响,2021年初还会受到春节错位的扰动,这些影响是短期、暂时的,待基数效应和供给扰动逐渐消退后,CPI有望回升趋稳。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内生增长动能增强,工业生产持续回暖向好,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生产资料价格加快上涨,PPI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短期内有望转正。中长期看,我国经济运行平稳向好,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货币条件合理适度,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关于今年政策最核心的一句话是“不转急弯,不等于不转弯”,那么这个表述对于金融市场预期影响很大,因为金融行为最关键是未来的预期,既然最终都要转弯,那为什么不提前采取措施,所以转的急不急,影响的只是过程,不影响结果。 从未来物价的形势看,笔者预计,未来政策要转的“弯”可能跟最近几年政策起伏一样,变化不会太大。 ![]() (编辑:东莞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来源网站或作者个人观点,与东莞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侵权联系后立即处理,在线联系QQ:94083,邮箱:admin@dongguan.gd.cn
-
原标题:重磅信号:房地产业的定位,开...[详细]
-
央行昨天2个动作,再次成为市场焦点。...[详细]
-
1970年代,美国经济因为石油禁运而频频面...[详细]
-
在全球经济不平衡反弹的预期下,一些投...[详细]
-
文:任泽平方思元 王孟嫫 事件 1、中国...[详细]
-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详细]
-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任泽平 —...[详细]
-
2月8日,由第一财经、新浪财经、吴晓波...[详细]
-
2月8日,由第一财经、新浪财经、吴晓波...[详细]
-
2月8日,由第一财经、新浪财经、吴晓波...[详细]
-
2月8日,由第一财经、新浪财经、吴晓波...[详细]
-
2月8日,由第一财经、新浪财经、吴晓波...[详细]
-
2月8日,由第一财经、新浪财经、吴晓波...[详细]
-
2月8日,由第一财经、新浪财经、吴晓波...[详细]
-
2月8日,由第一财经、新浪财经、吴晓波...[详细]
-
2月8日,由第一财经、新浪财经、吴晓波...[详细]
- 一位倒闭工厂主的自白:把我们都逼死了 日子就
- “周期天王”:大牛市将到,三次机会抓住一次就
- 2016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名单)
- 2016上半年地方生产总值(GDP)排行 GDP增速重庆连续
- 佛山人均GDP超京沪透视中国经济真相
- 东莞GDP在2005年位居全国第16,现如今退居全国第
- 代工业寒潮!深圳明星企业倒闭波及数百供应商
- 许小年预警2017年: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临界点了
- 日资撤离中国?真相令人吃惊
- 王逸舟:2016中国外交得与失
- 中国经济走向分歧前所未有 看高层智囊们怎么说
- 2017,中国面临五大严峻挑战
- 吴晓求:从袜子到房子,中国资产价格高得离谱
- 深度必读 | 当前中国改革的形势与判断
- 珠三角制造业换血再造:每分钟都在亏钱 卖房产撑
- 专家陆铭:如果城市没有户籍制度 服务业占比可
- 28省份上半年财政收入出炉:广东居首 15省份增速
- 胡月晓:宽松货币会否推升资产泡沫 楼市再次成
- 媒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楼市 未来5年调控不
- 中信证券:盈利驱动转向资金驱动 紧扣两条主线
- 中金报告显示房地产信贷正收紧 下半年房企或面
- 富国银行全球策略师:投资往中美去,看好新兴
- 2018,为何如此艰难?(深度好文)
- 2020十大经济年度人物: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董事长
- 近2万亿元!重大项目资金提前落地,二季度中国
- 中国资本市场2021:如何看待A股、港股和债券?
- 无处安放的中国家庭债务:买不起房子 养不起孩
- 中国居民不爱储蓄了? 4月住户存款大降1.3万亿
- 2020十大经济年度人物: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
- 2019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全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