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转让培训课程却被商家折算课时?
使用不到半个月的手机显示不全商家竟拒绝退换?
遇到这些问题你会怎么做?
3月15日,在松山湖佳纷天地,松山湖市场监管分局工作人员现场普法,教你拨打一个电话12315,解决消费中遇到的维权困扰。

“守护安全,畅通消费”,在第39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松山湖佳纷天地的小广场变身“法律小课堂”,松山湖市场监管分局的工作人员一边向来往的市民发放《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部分商品经营规范》,一边为市民讲解遇到消费侵权情况时的正确做法。

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在园区张贴了大量“315”维权海报,提醒广大商家守好安全底线,同时鼓励消费者们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们希望通过发放手册的方式,提高市民法律意识,帮助市民们勇敢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2020年松山湖共处理投诉举报2788宗,涉及金额219.95万元,其中受理的主要消费纠纷,为电子产品售后服务引发的消费维权。虽然涉及金额不大,但与市民日常生活却息息相关。
【经典案件】
按比例退款1500元
合理调解让买卖双方满意
2020年7月,东莞市政府服务热线收到松山湖市民陈女士的电话,希望工作人员能够帮助自己追回商家的2000元退款。
据了解,陈女士在2018年6月购入了一辆价值1750元的平衡车,又于2019年2月报名了价值3000元、共30节的培训课程,目前已经上了10节课。但受到疫情影响,后续课程暂时无法正常开课,于是陈小姐提出将剩余的课程转让他人。
“商家当时同意了,但告诉我转让课程需要交纳会员费,且课程按照目前每节课168元计算。如此算下来,我原本剩余的20节课只剩7节。”陈女士说。
在了解情况后,松山湖市场监管分局工作人员立即与商家联系,并请买卖双方前往分局办公室现场调解。仅仅一个下午,顾客与商家之间这场长达一个多月的争执就得到了化解。
“其实此次纠纷,消费者违约在先,再加上疫情期间商家也有苦衷,所以经过协调,商家最终同意按比例退款1500余元。”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