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一把手”访谈|市财政局:发挥财政引领保障作用 巩固拓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东莞始终把学习党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全市各镇街(园区)、各部门党员干部俯下身子深调研、听民声、察民情,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出工作项目,制定实施方案,全力推进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在莞邑大地掀起学史力行、实干为民的热潮。日前,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市直媒体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一把手系列访谈”活动,深入挖掘“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做法和阶段性成效。本期“我为群众办实事——一把手系列访谈”,我们一起走进东莞市财政局。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财政局围绕主责主业,制定了《中共东莞市财政局党组关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聚焦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在教育类、医疗类、养老类、扶贫济困类等方面确定了10个“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jpg

“数字财政”全面上线 惠企利民

今年市财政局全力推进“数字财政”建设,组建市镇两级“数字财政”工作专班,搭建市镇两级约2750家预算单位的财政业务网络。4月20日,松山湖在全市率先上线“数字财政”系统;4月30日前,全市35个镇街(园区)陆续完成上线工作;5月1日,按省财政厅统一部署,市本级全面成功上线新系统,圆满完成了省财政厅部署的“数字财政”上线任务。

01.jpg

财务工作人员黄远兴:“‘数字财政’上线后,我们实现了无纸化,节省了行政成本,除了需要现金交易外,现在基本上不需要去银行了,所以帮我们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加快了我们资金支付的速度。”

“数字财政”系统规范统一了我市各级预算管理的业务流程、管理要素和控制规则,实现了财政资金支付全面电子化管理,进一步节省了时间成本。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姚慧怡说:“我们通过数据库可以实时掌握到全市预算单位,所有镇街(园区)的资金使用情况,能主动提供财政数据服务,为各级领导、各级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png

市财政局确立10个“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

据介绍,“数字财政”上线就是市财政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的其中一项,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市财政局确立10个“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

●开展东莞市“数字财政”上线工作

●执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优惠政策

●支持医疗服务水平提升

●对民办学校教室灯光照明改造给予财政奖补

●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推进我市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升级改造

●完善优化非税收入退款流程

●推进财政电子票据改革,提高票据流转效率和应用便捷度

●组织全市预算单位做好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工作

●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管理,提升公开招租服务水平

0.jpg

民生项目的落地与实施都离不开财政的支持。为保障民生民计,市财政局以工作专班的模式,高效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建设。

“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们必须确保民生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兜牢民生底线,为此我们财政建立了对‘三保’资金的动态监控机制,提升资金的拨付效率。”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姚慧怡说,“同时对我们局承办的重点实事项目,专门成立了数字财政专班、非税收入专班、轨道专班等全力推进。”#p#分页标题#e#

财政.png

接下来,市财政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财政引领和保障作用,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牢固树立“大财政、大预算、大资产”理念,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适度支出强度,优化支出结构,全力稳住民生支出;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确保“十四五”开好局。

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姚慧怡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到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更加坚定‘四个自信’,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是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更加自觉地做到‘两个维护’,深刻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更加努力在财政工作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微信图片_20210715144714.jpg